第二章 战车时代(4)
五、中国古代车战的具体形式:
1.战序:
先秦以前,尤其是春秋时期,敌我双方并不是相遇即相杀的,而是有一套完整的战斗程序,所有步骤都严格按照战序进行,这些战序大体包括:卜战、誓师、战祷、致师四个环节。战序存在的意义在于昭告世人已方的正义性,鼓舞已方军队士气。
A.卜战:开战之前要问卜于先君,祭祀祖先,祭祀后要将先君的灵牌载于车,随军出征,叫做迁庙主。在卜战前,有时王会与诸位大臣武将共同探讨作战方案,称为“合谋”,合谋之后才是卜战。但是合谋作为一种军事会议,召开时并不用严格遵守战序的相关礼仪,所以合谋不算战序之中的!
B.誓师:卜战结束后,全军列队,主帅誓师,实际就是发布战斗动员令。古代非常重视誓师,(夏)启伐有扈氏作《甘誓》,(商)汤伐夏桀作《汤誓》、武王伐纣作《牧誓》,我们现在了解夏商周三朝的几场关键性战役都是从这些誓师文中了解的。誓师的目的在于激发对敌人的仇恨、严明军纪、誓在必胜。
C.战祷:誓师之后,要祈求天地、祖宗、鬼神对己方军队的保护。一般古代以佩玉作为战祷中的祭品,以换取天地、祖宗、鬼神的保佑。战祷这个环节是已方军队中每个成员都要参与的,战祷更多寻求的是心理慰藉,提升已方士卒的士气,神灵护体这种事大家是都愿意相信的。战祷结束后,击鼓进军,向目的地出发。
D.致师:行军至两军相遇,或者到达了指定地点。已方要选派各自的勇士去敌军营垒前予以挑战,称为“致师”。致师存在的意义在于彰显已方必战的决心,向敌军展示武力。军队中有专人负责致师,一般都为勇悍之辈。“《左传》成公二年,晋齐之战,齐国高固只身致师于晋营垒前,以石块砸击晋军,擒其人,获其车而归齐营。”在重要战役时,致师者会是王指派的专人,如:“《逸周书*克殷解》记载,牧野之战时,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尚父就是太公望,我们俗称的姜子牙。
2.战技:
战序一整套流程全部结束后,双方摆开阵仗,准备开打了!战序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车战时代,双方都需要时间将行军阵形展开,变换为准备攻击的阵形,这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后期战序之所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双方攻守转换的时间都缩短了,当然也有“礼乐崩坏”的因素,大家都觉得没必要费时费力相互试探,直接开打比较省事!
战车作战示意图战车内三名士兵,驭者居中,车左持弓箭立于战车左侧,车右持戈、戟、矛立于战车右侧。
A.远程攻击:前文提到的五驭与五射,就是为了车战而设立的。车战时,对驭者的要求是最高的,因为“车左”与“车右”能否杀敌完全取决于驭者的驾驶技术。双方战车启动时,最开始的攻击是从远程攻击也就是弓箭开始的。“车左”是车战中杀敌的主要力量,驭者负责将车子始终行驶在敌军的右侧,由“车左”负责开弓射杀敌军。
五驭中的“逐禽左”,就是在正式接战时,要求驭者在战车前进、后退、左右旋转时始终能够抓住敌军的左侧。
B.近程攻击:“车右”的职责就是进程攻击,但是实际上战车交战时是极力避免“车右”参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战车与马匹自身的长度决定了即便两辆战车面对面,想要用近程武器攻击对方,也是非常费劲的!经过研究,证明在古代车战时,想要面对面杀伤对方战车,至少需要4.5——5米左右长的武器,超过5米的武器别说杀敌了,持握、转向、都是问题。
错毂战示意图而战车在面对面中相遇又极易撞车,两败俱伤,所以古人发明了一种适合于“车右”交战的方式——“错毂”战,也叫接舆战,就是两辆战车均以右侧车舆接近对方,让各自的“车右”挥舞兵戈袭击对方。前文我们提到的“轮有刃”的冲车就是通过在轮毂上加装刀刃,防止敌军错毂交战的。
古代戈武器示意图左侧是远程攻击、右侧是进程攻击,所以在战车交战时对驭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与大部队保持一致,阵形不乱,又要兼顾自己车中的左右两人,一是确保车左能够始终在敌军的右侧,方便射箭;二是要谨防有敌车通过右侧错毂交战;一旦与敌军纠缠在一起了,还要迅速驾驶战车左右旋转以摆脱敌军弓箭、长兵器的攻击。
3.阵型:
A.方阵:方阵是最古老的阵型,《孙膑兵法*十阵》中将方阵作为首阵。战车的方阵是以战车排列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一齐发动,对敌军的正面予以截断、突破的攻击阵形。
方阵示意图战车最大的软肋在于战车左右两侧,失去了马速优势的战车,左右两侧暴露在步兵、车兵面前时是非常脆弱的,为此古人特别规定了双车编组、三车编组、九车、十五车编组之法,以确保战车安全。阵型的编组也是如此,是要用集体的力量去弥补单个战车的不足,以阵型的正面发挥出战车最大的冲击力,将战车左右两侧的弱点降到最小。
B.雁行阵:雁行阵又称“鸟阵”,也是明确记载在相关文献上的古老战车阵型。夏末殷初就有雁行之阵了,商汤曾观看过雁行车阵,武王伐纣也使用过雁行阵。
雁行阵示意图雁行阵相对于方阵,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挑地形。方阵固然威力强大,但是只限于平原地区。雁行阵便克服了这个缺点,各车之间可以因地、因时,自由调整,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雁行阵中,将箭术最好的车辆集中在中间,统一指挥,为整个阵型提供远程火力支援,阵型左右两翼车辆是阵型中最强的“车右”,保证整个阵型与敌错毂战时的最强战力。
在攻击时,阵型的前锋“雁头”只管猛冲直撞,由左右两翼负责掩护两侧,中部负责为前锋提供弓箭射程。大大提高了攻击效率。
C.鱼丽之阵:按说雁行阵如此犀利了,岂不是百战百胜?一开始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伴随时间的增长,人们研发出了一种新的阵型,专门克制雁行阵。这就是鱼丽阵。
来张插图吧雁行阵的可怕之处就在于雁头可以毫无顾虑的直冲防线,左右两翼及后部有其它战车提供掩护。而鱼丽阵就是专门针对这种打法设计的!“鱼丽”这个词,指游鱼多密,集群而行。综合《左传》《司马法》《武经总要》《艺文类聚》等多个文献记载(现存典籍中已难以寻找鱼丽阵身影,是无据可考的),推测鱼丽阵是战车与步兵混编阵型,阵型首尾宽而厚,中间细碎,首尾为横队,中间为纵队。以战车为单位,每辆战车的左右两侧及后方,都用步兵填充战车与战车之间的缝隙。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雁行阵突破首尾后,雁头只能沿着阵型中间预留出来的通道向阵后行驶,而此时冲进鱼丽阵的战车要面对的是左右两翼都是按照纵队排列敌军,为雁头提供掩护的左右两翼或者后部战车,要么没有破阵,要么被密集的鱼丽阵压缩了空间,无法及时提供掩护,孤零零地雁头除了寄希望于赶在鱼丽阵合围前破阵而出,是没有办法与如此密集的阵型抗衡的!战车失去马速是非常脆弱的,根本无法与车步混编的部队抗衡。
鱼丽阵更多的是一种防守阵型,但是也有采用鱼丽阵进攻的记载。
(下一章节将是战车时代的最后一章,然后就是关于骑兵的种种了!豆浆骑兵,带你领略原汁原味的骑兵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