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楔形文字传奇
21. 创世纪与大洪水
1872年12月3日,伦敦大英博物馆,新成立的圣经考古学会报告厅,一位学者模样、长着齐胸大胡子的青年,一脸严肃地站在讲台前。宽敞的大厅座无虚席,人声鼎沸。
乔治·史密斯“女士们,先生们,”青年学者手握一块残缺的泥板,略带腼腆地开始了讲演,“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讲座,题目是《迦勒底大洪水泥板》。我坚信,《圣经•创世纪》的许多叙述,都将从这块长期埋在亚述土堆的楔形文字泥板,得到崭新的启示。”
“My God,这不是史密斯先生,博物馆打工的印钞工?一个工匠怎么站在这个神圣的讲台上?”一位略知内幕的学者窃窃私语。
“嘘!”另一位学者赶紧制止了这种议论,“请不要说话。您看,连威廉•格拉德斯通首相阁下都到场了。史密斯先生现在是大英博物馆助理秘书,要知道,推荐他的人有罗林森、莱亚德、塔尔伯特、诺里斯,都是语言文字界的顶尖人物,罗林森爵士甚至请他一起编写《西亚的楔形文字》!”
报告人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猜到他是何方神圣,上节我们曾多次提到过他的名字。
史密斯先生出身工人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确实是技艺高超的雕版印钞工人,只因从小对亚述历史和文字感兴趣,冲着楔形文字泥板,才利用业余时间到大英博物馆帮助修补工作。在整理莱亚德20年前发掘的、来自亚述图书馆泥板的过程中,有了惊动整个考古学界的发现。
待整个会场安静下来,史密斯继续他的演讲。
“诸位对《圣经•创世纪》,特别是大洪水和诺亚方舟都很熟悉,不容我过多置嘴。我今天要讲的,是比《圣经》更为古老的大洪水和更为原始的诺亚方舟!也可以说,讲的是我们《创世纪》的活水源头。”
报告厅再一次被他的话语震撼。不过,我们这里要按下“史密斯报告录音”的“暂停键”,为不太熟悉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的部分中国读者,扼要地转述一下这段西方家喻户晓的圣经故事。
《圣经》里的诺亚方舟 爱德华.希克斯作人类先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他们的子孙不断繁衍,世风却日益败坏。上帝痛心疾首,后悔造了人,惟对诺亚情有独钟。上帝对诺亚说,我要用洪水淹没全球,把所有人与大地一起毁灭。你要用歌斐木造一艘方舟,只有你同你的妻儿(诺亚有三个儿子,即闪、含和雅弗)可以进入。此外,你要将各种动物,无论飞禽走兽,每种雌雄一对领入方舟,以便今后让世界重生。
诺亚按照上帝的旨意造好并率家人登上方舟。突然间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巨大的洪水淹没了世界和所有的生物,只有诺亚方舟上的人和动物得以幸存。
大洪水 爱德华.希克斯作洪水逐渐消退,诺亚方舟搁浅在亚拉腊山。诺亚放出一只乌鸦前去探路,但乌鸦没有飞回。诺亚再次放出一只鸽子,直到黄昏,鸽子嘴里衔着新鲜的橄榄枝叶飞回,说明前方已经有了陆地。诺亚便带着全家和所有动物登岸。上帝以彩虹为记,与他们立约,今后再也不会用大洪水来淹没生灵。
《创世纪》故事讲到这里,顺便插上一句: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后来被人尊崇为“和平鸽”,橄榄树亦成为伊甸园周边的环地中海地域最常见的植物(请回忆一下我们在序章里放出的图片)。诺亚方舟最后停泊的亚拉腊山,即靠近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三国交界的阿勒山,如今基督教世界信众朝拜的圣地。
按1:1还原的创世记方舟 蔡荣春摄于美国肯塔基遇见方舟博物馆故事的线索再次回到了圣经考古学会报告厅,史密斯先生接着他的讲演:
“请各位看看我手中这块泥板,这是我在亚述泥板图书馆藏品里的发现。这块泥板我只找到了16个碎片,拼接后仍有残缺。根据这些残片,我知道是它们是用巴比伦方言的阿卡德楔形文字写成。我已经翻译出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居然就是大洪水,太令人震撼了!”
史密斯绘制的大洪水楔形文字泥板残片其实,史密斯发现大洪水的泥板远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据一位正在听讲演的博物馆同事介绍,莱亚德从尼尼微运回的泥板堆放在博物馆的一间房内,从地板一直顶到天花板,大部分都是不完整的碎片。
出于个人爱好,史密斯不断地在泥板屋内巡看。突然,一块长15厘米、用棕色黏土制成的残缺泥板吸引了他的目光。这块泥板共有两栏文字,原本应该是长方形,有些部分已经脱落,但剩下的楔形文字依稀可以辨认。史密斯知道,这是用阿卡德文字书写的内容:
“拆掉房屋,修建船只……你要修建的船应该是方形,给它造个船顶,因为神会降下大量的雨,下面将成为汪洋……”
这不就是《圣经》所说的诺亚方舟吗?史密斯放下了这块后来被他编号为第11号的泥板,兴奋地在屋里转圈地跑动和跳跃,竟然情不自禁:脱-起-衣-服!
“在被遗忘了两千年,我是第一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他自言自语地叫出了声音。这就是亚述学界传为笑料的“史密斯跳脱衣舞”的趣事。
吉尔伽美什史诗的第11块洪水泥板 大英博物馆馆藏就像是接着在叫嚷,史密斯在报告厅继续大声对他的听众讲:
“请看,这里写有‘大洪水’字样,这里说的是‘方舟’。但是,我翻译了后面的文字才知道,大洪水的幸存者并非诺亚,而是一位叫做乌特纳匹什提姆的人。这艘船停了下来,然后那只鸽子飞出去。我并没有看见方舟的停泊地点和鸽子返回的记载。尽管如此,这些楔形文字来自两千多年前的亚述,很可能是亚述巴尼拔国王派抄写员从新巴比伦抄写得来。新巴比伦是迦勒底人建立的王国,迦勒底泥板描写的大洪水与《圣经》的记载极其相似。”
“可惜,泥板中缺失了几片,而那正好是故事最精彩之处。我认为,如果能够找到其他的残片,通过读懂阿卡德楔形文字,我就可以证实《创世纪》最早的出处,因为泥板的故事早于《圣经》近千年。”史密斯最后不无遗憾地结束了他的讲演。
史密斯的故事是如此的生动和诱人,以至整个伦敦上流社会沙龙到处都在谈论那些缺失的楔形文字。《每日电讯报》编辑埃德温•阿诺德,代表报社悬赏1000英镑,恳请史密斯前往亚述,寻找这块泥板上缺失的碎片。大英博物馆也鼎力支持,慷慨地给了他6个月的休假期。
这看起来是个“天方夜谭”般的任务:既不知道泥板碎片究竟来源于尼尼微,还是来自尼姆鲁德,更不知道它们在废墟的何处被莱亚德挖掘到。面对浩如烟海的断垣残壁和土丘,无论是谁,都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