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下雨,从公司走去地铁站要两公里,中途只有电瓶车接驳,坐电瓶车两块钱,舍不得。徒步而行,走着走着鞋子全都湿透,回到家双脚被泡成发皱的蛇皮。几次下来,平日陪我下班的同事看不过眼,“这钱我帮你出,来一块去坐电瓶车。”
我摆摆手,“你坐吧,我只想走走。”
“哎,你这人怎么这样?”
曾经我在另一间公司,下班的时候也下起一场暴雨,不同的是,当时公司附近的路段全部瘫痪,我建议同事走路,好不容易脱离了瘫痪的路段,他们立刻说要打车,我说再走过前方那个路口可以便宜5块,他们有点不敢相信地看着我,潜台词是,“郭栩鹏,你为了省5块钱再多走1.5公里,这值得么?”
买下午茶,同事会叫我一起到楼下一家很漂亮的面包店。他们很喜欢吃猪扒包、三文字、火腿肉松包。我来来回回看了很多次,最后拿起一瓶矿泉水,同事问:“你不买点吃的?”
我说,“我不饿。”
我只是打心底觉得广州地区10元一个面包,还是很贵,舍不得。
一个月里公司会有人提出一起唱K,他们很喜欢在K房里来一次醉生梦死,认为青春该在歌声中还有啤酒中狠狠地洗礼。
我去过一次,此后每次都推搪,后来他们也不再叫我,我反而觉得轻松。算上一次账,每次一个人大概要出100块,不多,但100块够我冲一个月的地铁卡,所以……还是舍不得。
这种舍不得并非与生俱来,曾经的我可并不是这样,买衣服都要买牌子,穿的东西都要追赶潮流,这季流行什么,就算没钱买不起正品,买假货也要追,如果世界的潮流是激情澎湃的海浪,我想自己能成为那名每次乘风破浪的人。
最近五年,浪还是那个浪,而我慢慢不再是那个我,我变了,我感觉到人上了一定的年龄后生活会被贴上“舍不得”的标签。尽管我才二十七岁,可有些东西渐渐地渗了进来,曾经的生活,种种的一切如同活色生香的二月花,如今慢慢转为返璞归真的三秋树。每逢发自己的相片,下方都有人留言:“你怎么还是这件衣服,你没有其他衣服了?”
他们所指的是我一件橙色的短袖衣服,我穿了四年,这四年里每逢春季夏季隔天穿一次,秋季冬季不太冷也会穿。衣服的领口、袖口渐渐泛白,看上去有点寒碜,我并非没有新的衣服,只是舍不得穿新的衣服。
相比这件衣服,我还有一条编织的皮带,这皮带用了六年,最近以为自己瘦了,没想到是这皮带用得太久,旧得已经被拉伸得越来越长。
还有上年去北京,北京最出名是全聚德烤鸭,不太贵,200多块钱,回来后一个朋友问我为啥不尝尝,这么好的一次机会都不去吃。
我对他撒了谎,“没有时间。”
也许,别人去旅游都是吃得好住得好,我去旅游往往都是吃一碗面,吃一个玉米。睡的地方要么是火车,要么是民宿或者特价床位……我总在想一切熬熬就过去了,今天的苦难它只留在今天,明天必然会是晴天。其实明天跟今天都没太多的区别,我该是习惯了,习惯了这种舍不得的生活,这种稍微狼狈的生活。其实我很想像其他公众号能给你们分享一些美食、干货,想来想去我能分享的,还是那么一点一滴的疮痍。
那有什么你是舍得的?
以往首当其冲可能是电子产品,省下来的钱都用来买电子产品,买一个鼠标都要贼贵,一张鼠标垫也十分讲解,也许一套下来所有的功能都用不上,纯粹因为喜欢,喜欢这份物质,心态像一茬一茬的稻子,变成一季一季的新茶,其实新茶的味道很涩,而且物质上的东西它终究会过时然后慢慢淡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很多自己喜欢的电子产品虽然都嚷着要买,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现在舍得的事情,也许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上一些钱。每逢过节,给家里买点好吃的东西,一个月给自己买些书。自己舍不得花钱看一场电影,但这个公众号里一个月有那么一两次会发一个红包,一个免强够一名读者去看一场电影的红包,从不追问该读者是否去看了,也不设立“点赞”“转发”条条框框的规则,更没什么内幕。
朋友说我这是在浪费钱。
我倒认为这是一种善良,我相信每个读者都有一份善良,我甚至舍得他们滥用我的善良,我还舍得把所有的稿费都用来做书,朋友说我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才十几,别搞这套了,既浪费钱又浪费精力。
我说没关系,那我就做十本,定价是如今市面书籍的售价打上一折。其实这样跟送书没太多差别,但我舍得,舍得为我喜欢的人,以及喜欢我的人做点东西。所以,未来一两个月后我会自费印一本书,里面没有大道理,没有干货,只有我一些游记、我朋友的故事,还有我的随笔。
你们会舍得买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