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培养孩子的古文能力呢?往功利的方向说,语文考试里,到了高中古诗文分数和现代文分数占比一样,而且是孩子们丢分最严重的地方。往非功利的方向说,古文好了,去读那些经典的古代典籍时,我们可以直接体会作者意图,无需看白话文了。古文是我们阅读古代经典的一个必要工具。
孩子们的古文要学到什么程度呢?对于古文的要求,其实只有一条:能读懂意思。因为古文已经淡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只需要能读。因此,能读懂古文,是古文学习的最低要求。
如何才能让孩子读懂古文呢?认识古代常用词,知道常用词的常用意义;能知道最常见的古代汉语句式、语法。这两条基本就够我们搞明白古文了。
如何做到这两条呢?先多读古文,涵养语感,沉淀常用词及含义。然后,再系统学习一下古文的语法知识。实际上,语法好讲,但是语感不好培养。因此,要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抓古文语感训练,事半功倍。
用什么材料来培养古文呢?我的建议如下。
第一,选用上古汉语的语料,即汉代及汉以前的语言材料。中古汉语也可以,魏晋到唐的语言材料。不考虑近古汉语,即唐以后的语言材料。
上古汉语单音节为主,语言干净、利落,简明易懂。它是整个汉语的源头,所以选用这个时期的语料是最合适的。而中古汉语,逐渐双音节化,语言明了性不如上古汉语,但总体还是不错的。
第二,选用史书作为语料。
古诗和词曲,是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强,倒装句多,意象多,不是标准的古代汉语。因此,对于训练孩子的古代语言能力,不如其他材料好。
而古文中间,说理性强的作品、古代思想性作品,孩子们读起来又过于干涩,读不下去。
而史书是语句比较完整的散文,讲述历史及人物故事,既然语言规范,又比较有趣。史书,尤其是史书中的人物传,属于叙事类的,故事情节很强,比较适合孩子们作为古文学习的语言材料。
第三,保持语料库的一致。
啥意思呢?我们所选古文学习材料,尽量时代一致。为什么呢?
我们汉语一脉相承,上下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延续,词语含义、一些表达方式,都在不断演变。
当语料的时代不一致,拼凑在一起的话,孩子们是无法感知到哪些相同的词语含义及相同的表达方式的。
而时代一致,一些常用词和常见的句式,会高频度反复出现。孩子们理解了故事,反复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沉淀下来了。
如果真的要涵养孩子们的古文能力,我推荐读《史记》,读《资治通鉴》,读《三国志》,读《世说新语》等。但我不推荐什么“小古文集”,因为语料时代不一致,因为内容驳杂。
具体如何来训练,我们下一篇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