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摊经济”火了,无论是公众号还是朋友圈都在被地摊刷屏,微商也趁机以教授地摊本领为噱头,通过建微信群圈一波私域流量,仿佛全民都要摆地摊的节奏。这一波地摊浪潮,相比于之前一刀切的城市治理,更具有人情味,对于社会中下阶层更具有同理心,不免勾起对过去与地摊相关的一些往事。
初次进京
12年因为考研分数不高,为谋求有个学上,提前到北京北邮寻求调剂的机会。虽然是河北人,却也是头次进京,硕大的北京,比当时求学的长沙大太多,丰富太多,又非常茫然,两段地摊经历,是当时迷茫状态下的抓手。
初到北京,由本科校友师姐,带小乐帝去北邮南门小吃街吃饭和安顿,慢慢从手足无措中开始熟悉环境。当时的南门小吃街满是路边摊贩,饭点前后瞬间能被学生占据,整条街便只适合步行。烧仙草奶茶和沙县小吃,成为重要的社交方式,是当时与研友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当时某初中同学也在北京打拼,后来就去昌平定福皇庄投奔这位同学,开启了通勤三小时,白天到海淀北邮找调剂,晚上昌平城中村睡觉的节奏。虽说投奔,但这位同学当年境遇也算不上太好,12年在北京每个月只能挣到2000出头的月薪,但由于其厉行节俭,每个月也能攒下1000多,十分让人佩服。定福皇庄这个城中村,外来人口能够达到户籍人口的很多倍,因此有大量的地摊商贩,解决外来人口衣食住行的问题。每天下公交后,路边水果摊和凉菜摊成了一天疲惫后,大快朵颐的选择。
在这个阶段,从象牙塔开始接触社会,充满了各种不适应,考研分数不高,去找调剂简历又乏善可陈,更要命的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回头看来再来一次,在当时的环境和自我素质下,也难有更好的结果。地摊更像是身处底层对未来充满迷茫唯一门槛低和可选择的慰藉。也正是经历了那个阶段,才了解到自身的不足,经过多年的迭代,逐步褪去了当年种种的劣势。
未曾摆起的地摊
12年那次考研终究没有结果,毕业后决定再次考研,在家乡某个大学全职准备了半年,再次参加考试。考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尴尬的是,当时在农村一直做无业游民,也不太能说得过去,但又对于跟着父母做体力工作不感兴趣。于是就想着总要做点什么靠自己谋生。
应该是当年在湖南读书时,湘江边地摊售卖孔明灯和放孔明灯,激发了买孔明灯到家乡河边地摊售卖的想法。在阿里巴巴上低价购入了孔明灯,后面有人说,市区好像是禁止燃放孔明灯,农村又不会形成购买力,好像售卖孔明灯的点子不太靠谱。于是摆地摊的事情就胎死腹中了,孔明灯倒是在家存放了些年。
后面考虑自身没有其他技能和能力,就开始尝试做家教。当时接触的专业机构给家教老师的薪资是15元/小时,还不算备课时间,并且也需要去家教机构备课,简直太剥削人。后决定单干,买了胶水,打印了宣传材料。待到夜黑风高时,到小区的广告区和交通十字路口的电线杆贴家教小广告。因为专业机构宣传力度和贴广告力度更大,终究还是拿不到订单,后面尝试58同城和赶集宣传,也还是遇到同样的问题。直到在某个家教网站购买了会员,才解决了获客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摆地摊和做“地摊式”家教,是当时无业游民状态解决谋生的手段。没有学历和技能的人,在这个社会上谋生的方式,并不会太多,也很挣扎。没有类似的经历,就很难产生这样的同理心。不再会对家人朋友,抱有“为什么你当年不挣大钱”这样的想法,人在社会看似无限可能,但到了具体的牌面和机会,闪转腾挪机会并不多。
地摊骤减
经过再次考研,终于如愿考到了北邮,开始以主场的身份审视环境,全然没有初到北京时的茫然和无措。移动互联网生机勃勃,仿佛一切都充满可能。南门小吃街,有个烤猪蹄的小哥,就是北邮的毕业生,我们相信烤猪蹄也能烤出北邮人的水平。北门晚上有个烧烤,也是北邮人开的,偶尔跟舍友在北门吃饭,舍友还会跟烧烤店老板约踢足球。选择的多样性,全然让你忘记这里是让无数北漂流泪的北京。
好景不长,逐渐的南门小吃街,北门的小吃街都成了违建,地摊商贩也成为被清理的对象。到后面去北邮附近吃个饭,都需要找半天才能找到餐馆。
相应地,小乐帝打滴滴喜欢与司机攀谈,了解其之前职业履历,竟然有不少都是早年地摊摊主。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河南的老大爷,早年摆地摊卖菜,勉强度日。后面地摊被取缔了,为了谋生去指定的市场继续卖菜,但由于摊位费较贵,一年忙下来,除了摊位费剩不下什么钱,于是果断转行做起了滴滴司机,北京有好多这样的人,来了就离不开了,只是在不断找寻生路。
这时候的地摊,更多承载的是研究生岁月的记忆。夕阳再晨聚餐、同门聚餐、舍友聚餐、晚上夜宵,地摊解决了便利和选择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个社会选择的多元性,产生了更多的包容与理解。地摊的骤减也成为毕业很少回母校的一个原因,很难找回当年熟悉的印记,那回去的理由,就大大减少了。
出差炒米线
起初毕业工作是做C端产品经理,后来顺应时代潮流,转做B端产品经理,为了了解客户需求和解决客户问题,就不免要全国各地出差。出差带来的额外的便利是,之前许久不见的朋友和同学有了见面的机会,回忆学生时代的往昔,加强互相的认同与友谊。
去年出差到深圳几次,每次如果有时间,都会约上大学舍友吃个露天烧烤。深圳的地摊经济相比北方开放很多,夜幕降临,道路两侧都是露天餐饮和地摊。每次烧烤点的肉类海鲜会变,炒米线却是必点的主食。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湖南的学生时代,数十家烧烤摊聚集在一起,“岳阳烧烤”、“常德烧烤”、“九哥烧烤”……,琳琅满目选择极多,穷学生也能同时点几家的东西,凑在一起,烧烤、啤酒、炒米线爽的很。遗憾的是,北方的烧烤并不重视炒米线,因此难得出差又跟老友聚会,炒米线自然是少不了的。
这个阶段的地摊,承载了是对过去自由自在学生生活的回忆,对难得一见但见面又感觉一直没变的纯真友谊的珍视。
地摊承载的是来自社会底层对追求美好生活奋斗不息的记录,是给普通人带来便利的多样选择,是给中下层平民谋生的重要选择。地摊经济不应该是一阵风,而应该像波浪,前赴后继,生生不息,传递人间烟火气。
相关知乎live推荐:
关于作者:
小乐帝,一线AI产品经理、简书科技优秀作者、产品经理读书会创始人。
AI社群:
AI产品经理探索小组QQ群:634414026
学习转行人工智能/AI QQ群:704965446
To B产品经理交流QQ群:785500741
产品经理校招求职QQ群:736083600
「产品经理读书会」
专注于爱读书爱思考的产品人提供读书推荐、产品思考、以书会友的环境
欢迎爱读书的产品人分享产品道路上的感悟
欢迎关注公众号:产品经理读书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