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不错的书,虽然内容在知乎、知乎日报、知乎周刊上看过大部分,但还是在多看买了电子版合集——因为在线下交流会听过作者两次现场,印象非常好。
《产品设计师技能书:知乎马力自选集》下面是笔记和感想,部分笔记内容为了便于理解,结合上下文做了调整,并非此书的原貌;感想也写得比较发散,并没有也做不到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展开。所以强烈建议读一读原书。
形式追随功能,形式有时就是一种功能。
有很多产品设计“形式”已经成为用户的潜意识或是本能的一种,比如看到有下划线的文字就认为是可以点击的链接,甚至在看到纸质书籍有下划线的文字时,都忍不住伸出手指去点一点。在产品的某个功能还未被认知的时候,采用合理的既有形式,可以很快被用户理解,这个时候“形式”已经具有了文字注释的功能:“哦,是的,就是你看起来所以为的这样”。
所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没有必要为了创新去发明一种新形式的“车轮”。
用户体验的本质之一就是帮助用户“偷懒”,当然之所以说之一,就还会有别的方面,例如用户的情感体验(就像过山车、游戏带给用户的体验)。如果不是真的有其他方面体验的需要,为什么用户不能“偷懒”呢?人类的精力应该花在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干嘛一定要在产品上消磨时光、消耗自己?
帮助用户偷懒,是我们在做移动端产品设计时,最常做的事情之一。比如减少用户输入,可以采用记住上次用选择、提供历史输入记录、给出高效准确且能防错的默认选项等方式;比如想办法减少用户阅读,可以采用精简文案、渐进展开、只显示当下相关的内容等方式。
帮用户节约时间,用户才愿意给你更多时间。
对于互联网团队,参与产品设计的每个人都应当具有用户研究的能力。每一天观察数据的变化阅读在线反馈在微博上搜索自己产品的关键字和用户交流,上线功能然后观察趋势变化等等,这是动态的用户研究。
动态的用户研究,不仅仅是看研究结果反映出了什么,也要看到没有反映出什么。很多时候用户研究的结果都是我们想看到的内容,或是用户以为我们想看到的内容。而“沉默的用户”有时候更能帮助我们对产品做出改进。
作为一个设计师,一个本领域的专业人员,你的老板雇佣你不是为了在他没有精力做设计时帮他分担工作,而是真正发挥你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判断。要想找一个听话的员工很容易,而你的价值恰恰体现在你的专业,体现在你能帮他/团队完成目标上,而不是应声办事。
如果跟老板“英雄所见略同”,或者一时没有更好的想法,“应声办事”也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有没有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有更好的想法,有没有据理力争过。
需要力争的想法,也许并不是自己所以为的那么好,但是完全不想去力争的,一定是自己都觉得不够好的想法。在力争之前,可以用铅笔或原型工具绘制线框图,也可以结合图形软件出一个高保真原型,能够对想法进行验证还可以使自己考虑得更充分,最主要的是,可以增强说服力。
建立在专业立场上的讨论/争论往往更容易得到最终皆大欢喜的结果,职位和资历都是浮云。
各种评审会议、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都应该撕去领导、元老等身份标签,集中注意力于具体问题,进行专业分析。这样才不会在最后问“大家还有别的问题吗?”的时候,错把沉默的反对当做了默认赞同票。
再大的热情也不如立刻行动。
标记这句话,单纯因为偶尔还比较喜欢这种透着鸡汤味的句子。付诸行动的速度,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意愿的强烈程度或者值不值得做的程度。
你曾经有过的很多美好想法,现在大多数都已经被忘了吧?
因为你会发现新的东西,思考也更深入,你不得不一次次权衡利弊,做出让步和调整。
产品设计,就是一个不断权衡的过程。
先做加法,再做减法,至于让步和调整后的产品是不是会变得平庸,完全要看开始加的够不够多(考虑是否充分,宽度和广度是否足够)和后面减得够不够狠(去除冗余,保持简单)。所谓的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也是一门权衡的艺术。
所谓稳定,应该是“动态稳定”,通过自己的真实能力来获得稳定的“安全感”。
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不断的进步。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福尔摩斯探案集》里,每次福尔摩斯得出一些结论后,大家总会惊叹,但当他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时,大家又会觉得,不就理所当然应该这样么?理所当然的设计,才是设计中最有难度的。
理所当然的设计,才不会让用户思考。把“推理”的过程,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然后由产品帮用户解决掉。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才不会关心你的产品使用了什么技术、哪种开发语言、怎么样的思维逻辑,最重要的是能不费思量地解决什么问题。这是理所当然的。
PS:写到这里,又想再读一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