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何
本文是昨天文章《一种或许可以让你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的后续篇,以Excel为例,讲解什么叫体系化学习法。虽然讲的是Excel,其实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大同小异的。
体系化学习的3个要点,重发一下上文的思维导图:
下面,针对每个点进行详细说明。
一、全盘认识
所谓全盘认识,是指我们首先要对Excel有个整体的认识。一个最简单实际的办法,就是打开你的Excel软件,然后按照“菜单”-“子菜单”-“功能选项”这样的顺序一步一步扫过去。
可以用思维导图或者数字表格的方式,把这些菜单的层级结构记录下来,做成一张体系化的图。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下图,就是对“开始”菜单下面前两个区块内容的一个梳理:
刚开始“扫”的时候,我们没必要弄清楚每个菜单、功能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这个步骤,最重要的目的是我们先从整体上认识Excel,做到“心中有盘”,知道不同的菜单在哪里,它们下面大概又有什么子菜单。
这方面,用类似的思维导图是最为直观明了的,逻辑结构上也非常好清晰。在这里也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思维导图软件MAC:平台上有Mindnode,Windwos平台上的Xmind都是不错的思维导图软件,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一开始,我们不用“知其所以然”,就做这个简单重复的工作,一个菜单接着一个菜单,一个功能点接着一个功能点。多扫几遍,到后面应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提到某个功能点,你就能马上想起来这个功能点在哪个菜单下面。
二、三步法吃透知识点
第一步:查阅官方文档
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Excel中的“粘贴”功能,我们都觉得这个超级简单吧?但是我们打开官方帮助文档,发现其实一点也不简单,粘贴里面的功能和选项也是超级多的。
仔细查看文档,你才会发现原来简单的粘贴还有这么多玩法,这样,你才能对Excel中每个菜单的功能有个客观、准确和完整的认识。
第二步:搜索引擎
还是以粘贴举例,我们用excel、复制、粘贴等组合关键词去百度搜索,会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那么,我们主要看哪些内容呢?
一方面是别人用这个功能遇到的问题,比如“为啥我的Excel无法粘贴,为啥粘贴过去样式变了等等”,另一方面,是查看这个功能用法的案例,和案例式学习结合起来。
看到别人犯过的错误,让我们能深入了解功能点容易犯错的地方。而多看别人的成功案例,让我们能更加功能性的认识到功能点应该如何使用。
如果说看官方文档相当于“理论学习”,那么通过百度去学习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就是一次“感性学习”。两者结合起来,你对功能点的掌握程度便能突飞猛进。
第三步:大量的练习
前两步的学习,最终都是为第三步做准备。编程领域,曾经有位牛人说过“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式便是使用它”,其实学习Excel也差不多,练习这个步骤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取代的。
搜集到的案例,我们自己打开Excel软件,一步一步照着别人的指导,一定要实际操作一遍。举个例子,比如上面提到过的“粘贴”有不同的选项,我们就应该每个选项都试一下,看看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种直观的练习,是你看再多教程和书籍都无法取代的。
通过三步法,我们可以对Excel的每一个功能点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是单纯使用案例式学习永远都到达不了的程度。这样子,我们能真正吃透功能点,遇到不同情况的时候才能不拘泥于案例的方法,而能够随机应变。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Excel里面的查找替换功能。
大家都觉得Excel里面的查找替换功能非常简单。但就算是再小的功能点,都可能导致我们犯错。比如上面的图,假如我们要用查找替换功能,把0分的替换成“补考”。
如果你直接用查找替换,你会发现有个100分的,那两个0也被替换成补考了,变成了“1补考补考”,这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勾选了查找替换菜单中的“单元格匹配”,发现替换结果就对了。
如果你满足于对“查找替换”功能最表面的认识,那么遇到这种特殊情况的时候,就很容易犯错误。而且犯错后你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连这么简单的一个功能,背后都有那么多东西可挖掘:比如上面的图片,我们再仔细观察,还有区分大小写、区分全/半角,按行搜索,按列搜索,等等。
这些选项分别代表什么,会造成怎样不同的查找替换效果,3步法都可以让我们学会。但你看再多的案例教学,几乎都没有哪个教程会这样子教你。
这样子你的Excel水平又怎么可能得到质的提升呢?
以上学习套路,大家还可以用在英语学习、PPT学习以及很多其他领域的学习上。如果再搭配记录笔记、知识体系管理方面的技巧,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