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1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1

作者: x李不二x | 来源:发表于2019-06-09 22:36 被阅读0次
    思考

    重要提醒:阅读此书会让你对“人类的大脑,既是宇宙的荣光,也是宇宙的耻辱”有细致深入的理解。

    具体来讲,《思考快与慢》是一本很杂的书,有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大脑运行机制的前沿假说,认知心理学的判断和决策的深入介绍,也有对社会人和经济学理性人模型的探讨,让我深刻理解到判断和决策的复杂性。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即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可能唯有这样的背景才能探讨判断和决策如此复杂的问题。

    本书给我的感觉是,虽然大的框架和主题都有,共分为5个部分,但每个部分都非常的零散,可读性不高,核心观点的需要较高的理解力,才能抽出来,和后面的章节联系花时间。较快的方法是作者对系统1的特点总结,“结语”和附录相当干货,非常精炼,对全书的串联可以其逻辑脉络的作用。


    本书主题:大部分是关于系统1的运作、以及系统1与系统2的相互影响。

    此次整理主要以第1部分、第2部分为主。

    第一部分:双系统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介绍启发法和偏见,我们为什么很难拥有统计型思维?


    第一部分:双系统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基本原理

    系统1核心理念:大脑的联想记忆是不断对世界上所发生的事做出连贯的解释。

    我们人脑的运作,可以描述为2个抽象人物不稳定的相互作用,就是快思考和慢思考,它们各司其职。

    快思考是系统1,运用直觉、快速进行思考,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慢思考是系统2,监督系统1的运作,在自身有限能力下尽可能占据控制地位。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关于系统1特点和系统2的特点和它们的联系,有些复杂,我将在后面叙述中层层深入:

    先来体会下二者的区别:

    系统1处理的场景:

    确定突然出现的声源。

    将短语“面包和……”补充完整。

    看到恐怖画面后做出厌恶的表情。

    察觉语气中的不友善。

    回答2+2=?

    读大型广告牌上的字。

    在空旷的道路上驾车行驶。

    .....

    系统2处理的场景:

    赛跑时随时作好起跑准备。

    关注马戏团里的小丑。

    在一间嘈杂、拥挤的屋子里关注某个人的声音。

    寻找某位白头发的妇女。

    搜寻大脑记忆,判定声音是否表达惊喜。

    保持比平常快的步行速度。

    观察自己在社交场合的做法是否得体。

    ......

    细细体会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到,系统1是无意识产生,还能自动运用我们天生的感知能力,比如听觉、察觉言谈中的情绪、快速反应计算“2+2”。

    而系统2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有共同的特征:所有动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注意力放松,我们系统2的动作随之终止。

    我们可以发现,系统2的运作需要始终如一的保持某种状态,持续的消耗精力。

    而显然,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自然很难同时进行多件严重消耗注意力的事情。生活中,我们会对此进行妥协,司机超车时,我们适时的止住和他的闲谈。急速跑步时,中断慢跑或散步的思绪。

    那么,系统1、2如何切换,它们平时的相互关系是?

    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和系统2都处于活跃状态。系统1是自主运行,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你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自动由系统1切换至系统2:

    1、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这好比你碰到了“17×24”这样的乘法题,系统1无法给出答案,系统2便被激活来解决问题。

    2、当你遇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同样会感到自己有意识的那部分注意力会瞬间激增,进入系统2,努力搜索原因和解释。

    3、如若事物违反了系统1所设定的关于世界的模式,系统2同样会被激活。系统1会由于过去我们的经历、记忆形成对世界通常模式的认知,这一般是在1个范围,比如,人的身高在1.4-2.0米是正常的,过高、过低都会引起我们的警惕。

    由于大脑能量的有限,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非常高效: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通常情况下,这种分工很有效。因为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

    1、系统1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

    2、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

    3、它还有局限,即我们无法关闭它。比如:如果看到屏幕上显示一个你认识的单词,你就能读出这个词——除非你的心思完全不在它上面。

    由于是两套系统,偶尔会存在冲突:看书时老是重读不知所云的内容,这就说明我们在强迫自己去读一本无聊的书。项目压力下,情绪非常烦躁,但强行控制自己去调节情绪,让自己推进工作。

    这体现了系统2的功能之一:抑制系统1产生的这些冲动。换句话说,系统2负责人们的自我控制。

    由于两套系统的复杂性,我们会经常犯错。请看下图,你觉得上下哪个线段更长?

    如果你的回答是,上面的更短,那么你就出现了视觉上的认知错觉,稍微量一下,我们可以发现,上下两段线段是一样长的。当然,你还是会发现,哪怕你拼命告诉自己,上下一样长,仍然会有个小人,不断提醒你,上面的更短,这就是系统1和系统2的差别。


    下面将列出系统1的特点,以帮助我们形成感性的全面认识

    1、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系统2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2、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3、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系统2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4、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5、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6、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7、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推断原因和意图,忽略歧义,按捺住心中的疑问。

    8、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9、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事实)。

    10、作一些基本估测。。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11、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12、真正去计算,而不是空想(思维的发散性)。

    13、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14、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景理论)。*

    15、对可能性作出过高估计。*

    16、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17、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18、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so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