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那些事儿历史
幸亏这场暗杀,不然平津将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幸亏这场暗杀,不然平津将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作者: 豆包也算干粮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12:12 被阅读34次

    1933年5月7日晨,几声枪响打破了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平静。第二天,各大报纸纷纷发布特刊:巨商常石谷在六国饭店饮弹殒命,凶手逃逸……

    这个常石谷何许人也?真的仅仅是一名商人那么简单吗?看到这里,大家自然就明白了,他不是商人,他的真实身份北洋军阀前湖南督军张敬尧。

    张敬尧,字勋臣,安徽省霍邱县人,北洋皖系军阀骨干。1896年投身行伍,曾入北洋新军随营学堂,1906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北洋军中任职。历任陆军第六师十一旅二十二团团长、北洋军官第三混成旅旅长、江西南昌镇守使、陆军第七师师长、护国军第二路军司令等。

    张敬尧最臭名昭著的,无疑是督军湖南期间,可谓是无恶不作,惹得湖南人民发动“驱张运动”。直皖大战之后,张敬尧失势,不甘寂寞的他,曾先后投靠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1932年他又投靠伪满政府,充当日本和伪满的暗探。

    这次,他秘密潜入北平,携带700万元,准备召集旧部策反当地驻军,成立以他为首的平津第二集团军。如果事成,毫无疑问平津地区将成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为何这样说?看看这个时间段就明白,长城抗战已经进入谈判阶段,根据日后的《塘沽协定》来看。一旦此时张敬尧的第二集团军组建成功,那么日后在平津一带驻扎的就不是29军,而是张敬尧。如此,平津相当于已经沦落到日军之手。

    一些当时流落北平曾在张敬尧军队中混过的中下级失意军官,此时穷途末路,听说老上司来了,就一个传一个,先后都和张敬尧联系上了。张敬尧便将这几个人视为心腹,以“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分别委任他们为军长和师长等官职,并提供部分活动经费,令他们暗中招兵买马,听候差遣。

    张敬尧刚刚潜入北平之际,就被军统给盯上了。真正给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张敬尧准备策反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个王姓团长。这位王团长直接将张敬尧递来的巨额支票给退了回去,并慨然说:“不想当汉奸。”随后,他向南京方面进行了报告。

    关于如何处置张敬尧,蒋介石下令说:“鉴于平津地区目前的紧张形势,公开缉拿不仅容易出漏子,弄不好或许反为日军提供了借口,因而采取暗杀是较为可行的措施。”

    国民党最高层已经下令,张敬尧的日子也就到头了。负责此次暗杀的是军统头子戴笠的得力助手郑介民,兼任华北特区区长,常驻北平,直接指挥华北地区的国民党特务活动。

    1933年4月底,郑介民装扮成南洋富商的样子,住进了张敬尧所在的六国饭店。

    郑介民为了摸清张敬尧的活动规律,出手大方,很快与饭店的茶房、侍从们混熟了。这引起了张敬尧手下人的注意,他们提醒张敬尧应该警惕。但是张敬尧发现郑介民的做派很像南洋商人,并且说得一口流利的南洋话,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在军统这边,虽然跟饭店的人混熟了,但是想要暗杀张敬尧却一筹莫展。首先,张敬尧带有自己的警卫,硬来不行,弄不好还被对方一锅端。其次,张敬尧几乎不外出,并且连门都很少迈出过,况且他晚上还跟亲信一起睡,还经常换房。这要杀他,太难了。

    正在此时,一个侍者向郑介民透露张敬尧的一个习惯:他每天起床很早,并且在洗脸间洗脸和修容花的时间很长……

    就是这个习惯,要了张敬尧的命。于是,郑介民定下了暗杀张敬尧的时间:5月7日凌晨,并挑选了华北特区北平站的特务王天木和特别行动员白式维为暗杀执行人,并交代“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天凌晨,正当张敬尧摇摇摆摆来到洗脸间洗脸时,只见一个黑纱蒙面人一闪就到了他的身侧。他正要叫喊,对方已开枪了,了弹准确地打进了他的头部和胸部,张敬尧当即倒地殒命。

    当张敬尧的侍卫们赶来的时候,王天木跟白式维早已经乘坐准备好的汽车离去……

    短评

    故事讲完了,大家第一印象或许会觉得:北洋军阀这群无操守的家伙,喝人血吃人肉的东西,有奶便是娘,投靠日本人很正常。其实,错了。当不当汉奸,并不看他曾经的身份,而是看他有没有底线。

    同样是北洋军阀,张作霖、段祺瑞、吴佩孚他们,至死也不做汉奸。即使狗肉将军张宗昌,也坚决不做日本人走狗。为何?在他们心中有一条底线:不能对不起祖宗,招后人骂!

    像张敬尧这种人,内心一旦丧失了底线,即使有天大的风险,也什么事都敢做。在当今之世,不也一样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亏这场暗杀,不然平津将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wj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