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又在朋友圈刷到了一篇“瑜伽之伤”的文字,标题起得耸人听闻,仿佛只要你练了瑜伽,就注定不能善终。
这种锅瑜伽已经背得太多了,对于瑜伽人而言,也是见怪不怪的事了,但我今天想聊得不是背锅的问题,而是伤害。
运动之伤
2015年我参加城墙马拉松,是秋季下着大雨的一天,淋雨跑步加之太过疲惫,结束后我摔伤了颈椎。
是因为自己没有保持觉知导致的伤害,我应该把它定义为“跑步之伤”吗?
你一定会回答,不可以。但是这样的事情,却经常在健身和瑜伽行业上演。
我们以受害者的心,只能看到伤害的表面,但在伤害的背后,往往还伴随着更深层的原因。
如果不去找到这个因素,也许伤害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
瑜伽之伤
瑜伽早在佛教传入中国时,它的哲学思想就已经传入了中国,只是没有现在这样完整体系的身体练习方法。
现在流行的瑜伽体位法属于哈他瑜伽,也仅仅只是瑜伽体系的一个小小的分支。
很多朋友刚入门的时候,追求的是一字马,倒立以及其他高难度动作。
在《瑜伽经》八分支第一分支持戒中,包含了非暴力,强迫身体完成不能完成的动作何尝不是一种暴力。
但凡是一个合格的瑜伽老师,都不会明知故犯地引导学生强迫自己的身体去练习。
那伤害究竟来自于哪,是瑜伽本身还是练习时的心呢?

对比之伤
在现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凹一个看起来完美的瑜伽体式收获的成就感往往大于学习本身。
我们心里有一个美的标准,时不时地就会用它来和自己参照,在进入瑜伽之前,也很少去做深入的了解。
尽管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呼吸,连接和安全的练习,但对比的心,根本无法让心停下来去体会。
我们可以因为急躁拉伤了膝盖,而去定义为瑜伽之伤,但是通过伤害如果没有看清根源才是最大的损失。
如果对比的心,一直跟随着一个人,那真正的伤场不在瑜伽垫上,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正是因为这颗对比的心,让自己总是看不清内心想要的真实。
带着对比之心生活,意味着每时每刻都会有与自己对立的力量阻碍自己。
那受伤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定义之伤
在定义瑜伽之伤的人群里,也包含着很多根本没有受过伤害,甚至没有练习过瑜伽的朋友。
这个宇宙万事万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西方讲能量,佛家讲因缘和合,道家讲数理。
不管一件事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在没有试过之前,不要轻易地去下反面的结论。
每个人说过的话,也许时间会让人忘记,但是在意识深处,都会留下一些痕迹。
比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经常被鼓励被夸赞,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但是一个经常被打击的人,尽管也同样能把一件事情做好,但流露出来的却是我不行的自卑感。
这是语言的力量,同样适用于伤害,不管是瑜伽还是生活。
没有实践过就轻易给出反面结论的,都是在给未来的选择种下一颗错误的种子。
也许你已经忘记了说过什么,但你的意识会帮助你选择。
我们当下所遇的伤害,大多都源自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欢迎转发,如需哪方面内容更新,可以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