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用来理解有临床意义的问题行为非常贴切。很多情况下,管理兴于问题,而止于问题行为。
管理者(家长)不难发现被管理者(儿童)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问题反映了儿童发展或者能力的不足、缺陷,家长可能就急于弥补、敦促;有的问题反映了儿童行为的过度、侵扰,家长可能就急于限制、制止。
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家长就有可能督促孩子学习、补课、多写作业;孩子看电视、玩游戏过度,家长就有可能限制或者制止。有的家长为孩子不爱吃饭、进食少而催促儿童多吃;有的家长则因为儿童进食过多、体格肥胖而想办法让他少吃或者不吃。
总之,管理兴于对问题的发现和认识。
但是,被管理者通常是不会甘受管理而就范的。管理者急于把发现的问题摆平,而被管理者力争保持行动的“自由”而不受或者少受他人“干涉”。管理的当事双方就自然而然地卷入到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又不断地被自我超越而循环往复,直到管理方的成功或者被管理者的胜利。
管理者因为被管理者的阻抗经常波动于加强和弱化管理的试探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因为阻抗的加强而加强;但在到达一个极点以后,管理很可能因为阻抗的加强而弱化。这个极点又经常因为对问题的不能容忍和对阻抗的适应而不断被推升到新的高度,直到最终需要借助于当事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的力量(心理医生或者临床医生)。
被管理者也因管理者在管理中的态度和情绪而波动于加强和弱化阻抗的试探之中:当管理因阻抗而加强的时候,被管理者加强阻抗的行为代价不断追上或者超过服从管理的行为代价。因此,随着管理的加强,被管理者服从的可能性增加。
但与此同时,管理者管理的代价也一路攀高。到达一个极点以后,原来相互攀升的动态循环被打破,双方再重新积累问题—管理—阻抗—加强管理的循环并突破前期极点。
打破这个动态循环的极点是什么呢?
通常来说,就是家长因问题而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升级,以至于最终打破管理循环的阻抗行为(一般而言它以不断升级的问题行为为表现形式)。
理解这样一个动态循环和它的极点的临床意义在哪里呢?
意义之一:告诫临床医生,即使“知其所以然”,也不能急于给出针对其“所以然”干预的“处方”,还要评估执行这个“干预处方”的家长是否具备最基本的执行能力。因为不顾及这个能力而只给予“干预处方”会加速打破管理循环的进程,让破坏性极点提前到来。家长执行“干预处方”的基本能力可以从家长掌握的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能力上反映和积累。所以干预的形势是急迫的,但是干预的路径却必须是稳妥缓和的。
意义之二:有助于临床医生和管理者就达成干预的路径形成共识。当管理者把一个陷入僵局的管理问题呈现给医生的时候,医生和管理者双方对使管理陷入僵局的发展过程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医生需要通过策略性的提问,帮助来访者重新经历管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管理者对被管理者问题的态度、认识以及归纳、总结。来访者也要通过详细地描述管理过程,向医生还原围绕着管理问题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互动及其结果。通过管理者对管理过程的再体验,医生和管理者双方对当前的焦点问题和其由来就有了共识性的认知和判断,从而有助于双方形成意见一致的针对性的干预路径。
意义之三: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互动的结果,它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对于问题行为的干预,应当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而且,“解铃还需系铃人”,作为管理者的家长应当主动参与其中,并承担不可或缺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