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鲁还不会清晰表达自己对食物的喜好时,妈妈习惯于把她认为他喜欢吃的,有营养的食物单独放在他的面前(当然也有卫生的需要)。爸爸有时候没注意,夹菜时会不小心夹到小家伙的菜碟里,这时候,妈妈会语气不好的喝住爸爸,“那是鲁鲁的”,同时犀利的眼神,瞪向爸爸,这是我极不情愿看到的。有时候两代人的教育在这些细微之处就可窥见差别,同是对我的教育和对我孩子的,却有不同的表现。记忆中很清晰地记得,妈妈教育我,“吃白菜不要只夹菜叶子,留下一碗的菜杆,谁吃?”因此,我后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吃白菜不能只吃菜叶。其实,妈妈还没说到位,这件事,我当了妈妈,我希望我能这样说:妈妈也喜欢吃菜叶,你吃些菜叶也吃些菜杆,这样,我们俩都吃到了,营养也均衡了。其实,再说到深些,谈到餐桌礼仪,那就是吃菜不要只吃自己喜欢的,看看别人喜欢吃什么,再说更深入一点,做事时要有照顾到他人感受的心。可同是吃白菜,妈妈会一个劲的给鲁鲁夹他喜欢吃的,有一天吃饭时,我不经意的提到了这件事,妈妈说“有这样的事,我不记得了”。妈妈当时说这话的时候,我应该比鲁鲁大多了,那时的要求应该也不一样吧。
说到这,妈妈不同的表现其实都是事件当时感情的自然流露,无可厚非,只是不知当事人的我和鲁鲁在这样的不经意间会有何不同的感受。最近,我发现小家伙,会霸占食物了,菜一上桌,“这是我的,这也是我喜欢吃的,你们不许吃我的”。一开始大家不在意,可说多,都还是觉得不妥,全家人开始讲道理,“咦,这样不对哈,怎么是你的呢,大家一起分享啊,再说你一个人也吃不完啊”。不知道他是不是太小了,不论是耐心的讲道理,还是严肃的批评,都不太奏效。我也是实在没办法,有两次细细思量,温和地说“鲁鲁是个好宝宝,是会分享给我吃的吧”,这时他会让我把碗递过去,夹菜给我,还边夹边说,“你不递过来,我怎么夹给你呢?”好吧,这个方法有效,那就这样来引导了。
面对孩子,教育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候就是用上洪荒之力,也觉力不从心。教学相长倒是一种合理途径。没有绝对的真理,因时、因境,因势利导。一天,我在厨房洗碗,他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说话,“妈妈,你和我玩嘛”我说“鲁鲁,你看妈妈在洗碗啊,等我洗完吧,你长大了,帮妈妈洗,给妈妈分担一下,好吧?“我不分担,我长大了,这还是你的事情,我要像爸爸一样开车、上班”,我本能的回应,“你爸爸又不是最好的男生”,小家伙立刻回应,“你才不是最好的女生”,我瞬间愣在那里,要我咋说!我肠子都悔青了,怎么这么不智慧,说话被这么个毛头小孩给抓了把柄。还惊叹于他竟然反问得如此的好。他的小脑袋瓜里到底想的个啥?他不让妈妈陪他睡,让姥姥陪,过去不知道原因,不会表达嘛,现在知道原因之一了,不让带玩具上床(其实我只是说了规则,又没强制)。不喜欢妈妈接幼儿园,原因之一是妈妈没有奖励。还是有一天,我去接时,小家伙问,“妈妈,你怎么没有奖励呢(零食),姥姥接我都有奖励。哦哦,原来如此!
被小家伙缠上,一回家没有自己的时间,空间,他最喜欢说,“妈妈,你不要上班了,你为什么要上班呢?”现在,他只需要我扮演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是“妈妈”。于是,我要努力学会,不要懊恼扮演“妈妈”这个角色所占用其他角色的时间,放慢心情,再放慢心情!
教学相长倒是一种合理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