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力
人生的质量取决于实践的质量,实践的质量取决于思考的质量,那么思考的质量取决于什么?
人常言,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其实真正践行这些话的人少之又少,现实中人云亦云的不在少数,真正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仍是屈指可数。为什么?因为少有人理解“主见”的含义,在多数人眼里,“独立思考”是一种偶然得之,飘忽不定的神秘之物,是不具体的、不可操作的抽象物。所以他们总是对别人的见解赞之以“好有思想”等类似的话。实际上,思维或者说独立思考并非遥不可及。思维有着完整的体系结构,独立思考不过也是在这之上加以审查调整而能有意为之的思维活动。那么如何独立思考,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呢?
大多数人知道,思维通常被分为感性与理性,而所谓的独立思考就是理性思维。对于理性思维而言,“论证”是其核心,可以这样说,“有论证”是理性的起点,“好论证”是理性的目的。而所谓的“好论证”即是“主见”。所以思考的质量取决于论证的质量。 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从一个事实,运用推理确定另一个事实的思维过程。它由三部分构成:前提、推理关系、结论。例如,天上有乌云,所以今天会下雨(或可表述为:今天会下雨,因为天上有乌云。)就是一个论证,其中“天上有乌云”是前提,也叫理由、根据等,“今天会下雨”是结论,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就是推理关系,此例中即是从“有乌云”得到“会下雨”的思考过程。“独立思考”或者说“主见”就是对每一个部分进行精深的考察。本文先讨论如何从审查“前提”开始成为有主见的人。只要在这个问题上稍有改变,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突进。
如果说论证是理性的起点,那么前提就是论证的起点。前提就是一个(系列)已知的事实,通常用语言表述,逻辑学上通常将这样的事实称之为“命题”“判断”。一个“好论证”就要一个“好前提”,这样的前提要具备三种性质:真实性、相关性、全面性。
真实性要求前提所指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比如上例,本来艳阳高照,就不能说“天上有乌云”。
相关性要求前提所指内容与结论相关,比如结论是探讨下雨的问题,前提就不能说“张三结婚”,即使这是真实的也与老天下雨无多大直接关联。要特别小心别人顾左右而言他,将一些无多大直接联系“似是而非”的事实引入,扰乱视野。
全面性有两个要求,一是同一个事实从多个方面去印证,比如张三说“天上有乌云”,李四、王五也这样说,那么就能提升前提的可信度;二是同类前提,找不同的事实,比如同样都是为了确定是否会下雨的前提,既然提了“天上有乌云”,那么能否找到其他相关的事实,比如“风很大”“蚂蚁在搬家”“天气闷热”“天上有雷声”等不同事实,毕竟有云不下雨的事实也不少。全面性是基于联系的复杂性而提出,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使然,而是多个因素的综合。
真实性是基础,相关性是保证,全面性是深化。一个有主见的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首先就是要让他给出的前提具备“三性”。如何实现前提具备“三性”?
考究前提是否具备“三性”的最好方法就是独立批判前提的来源。前提依据其来源分为两类,第一类前提是直接前提,这类前提是思考者自己通过“实践”所得,比如你自己出门看天,发现“天上有乌云”,这就是直接前提。第二类前提是间接前提,即不是自己亲自实践,而是通过别人提供得到。比如你通过听张三说,才知道“天上有乌云”,那么这就是间接前提。
对直接前提的批判要更深刻才有可能成为有主见的,不然就会流于表面。批判直接前提的基础是要有这样的认识:一般来说,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是基本已经形成的共识,而且也是认识指向真理的唯一途径。但是也要认识到“实际做了什么”与“你认为做了什么”是两码事,也就是说,你的认识虽然从实践中来,但不能保证来自于实践的“认识”就是真实的、相关的、全面的,这就是说你客观行动并不一定与你的主观认识相符,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问题。不然,千百年来,人类实践无数,早应该对世界有通透的认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实践检验认识,同时自身也要接受检验。
一是检验实践所依据的以往经验、知识或理论。实践是有目的地运用以往经验知识的物质性活动,尤其是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并作为前提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以往经验做出的主观推理,并非你直接从实践中得来,举例言之,当你在森林里看见一个四肢着地、满身金色斑纹的东西,你给别人说的话,很可能是:“有老虎,快走。”你要求别人快跑的前提“有老虎”就是“四肢着地、金色斑纹”,而这些信息在以往通过照片、影视已经让你直接推断成老虎特征,但事实可能不是,满身斑纹的可能还有穿着豹纹服的人或者老虎照片。你看似“看了”,实践了,其实也只是用“思维”在看,看似直接,实质也是思维的间接推理。所以,当你准备用通过实践得到的认识来做前提时,也要对这样的前提进行检验,看它似乎真的符合事实。
二是检验观察到的实践中的现象。要充分的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觉,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大法宝,几乎所有的认识都离不开这五种感觉,许多高深的认识不过也是通过物质工具来加深这五种感觉罢了。比如,显微镜、望远镜、温度计等。运用五种感觉首先要认清事物的“质”,即这个物“是什么”,这是认识的起点。你确定天上的黑东西真是乌云而不是黑烟?其次要认清事物的“量”,即这个物“怎么样”,这是认识的深化。天上的乌云浓度怎样,是一块乌云还是多块,还有没有其他下雨的征兆等等,只有认识事物越多、越深刻,认识也才能更有效。
三是检验认识时的心理感情。人总是偏向于认识自己“喜欢”的,其实某些时候人在没有看之前,已经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你不想下雨,你没有看天就可能说“没有乌云,那些不是乌云,不会下雨”。
间接前提是很值得思考考证的,所谓无主见,多半是对别人的话深信不疑,人云亦云。在批判思考第二类前提时,第一类前提的批判思考方法也是可用,因为间接前提于我为间接,于人则为直接,别人获得这些前提也是亲自实践而得,只是对这类的前提用第一类方法在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比如你不能完全了解他是否运用了某些以往经验等。所以对这类前提的辨别相对浅显,但即使如此也很少有人这样践行过。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考察前提提供者的利益。兵法云: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利益的关联度与前提的真实性、相关性、全面性密切相关。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即使一个人没有利益追求,也要考察他提供这样前提的动机。如果你迫切地想要邀人出门,天上有乌云,你往往是怂恿人说:“不会下,乌云不多。”然而你真的确定吗?
二是考察前提提供者的资格。现在“野政治家”“野军事家”就比较多,他们不是政治家偏偏提供安邦定国的良策,不是军事家偏偏喜欢谈兵论战。很多信息只要稍微对它的提供者的专业度有所怀疑就可以判断真伪,尤其是现在“朋友圈”的信息。
三是考察前提提供者的信誉。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考察“人品”,他以往说过多少可信的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撒谎者难改,诚信者难移。
四是考察前提提供者的语言。最基本的就是不要被“我保证我说的是真的”这类漂亮话所蒙蔽。虽然如此,但我们很难保证没有被别人真诚的“姿态”,甜蜜的语言所蒙蔽。
五是考察前提提供者的数量。虽然说三人成虎,但货比三家总是好的,对同一前提进行多个独立渠道的考察很有必要。“独立”要求提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少,同一个信息你问一家三口,虽然有三个人但不叫“独立”。能够完成以上的考察,就能消灭许多错误信息带来的迷茫。但真正能完成的却很少。
简言之,思考的质量取决于论证的质量,论证的起点便是前提,如能对前提的真实性、相关性、全面性做一考察,则论证的质量就将上一层楼。
!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