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甚至在无形中调整着各行各业的运行规律和秩序,真可谓“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一,战役心连心,停课不停学
疫情挡不住援疆老师的支教热情,身在齐鲁,心系南疆,他们通过电话、微信、钉钉等方式开展开线上教学、云教学,挑战自我,服务学生。公开学科进度表,建立作业检查群,推送学习资料,在网上对学生进行答疑、复习指导和作业抽查,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班级重要事情采用视频会议集体讨论,把管理权放给班干部,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线上教学,课堂纪律难以维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个人援疆人都感到压力很大,在选题和表现形式方面绞尽脑汁,遇到技术问题,还要不断求助,还有很多同志经常忙到深夜。累并快乐着,援疆人用实际行动和真挚笑容告诉学生,疫情可以隔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能隔断大爱和真情。
二,健康出行,爱在旅途
喀什没有病毒侵扰,南疆学生提前开学了,迫切期盼援疆老师立刻到岗。尽管疫情正在肆虐,齐鲁与南疆有万里之遥,危险无处不在,想想那些逆行者,想想勇敢的钟南山院士,三月二十五号,他们义无反顾的踏上了万里征程。
虽然是包机,但援疆教师来自全省十几个地市,中途需要多次转车,接触密集人群机会很多,在旅途中个别同志发起了高烧,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对学生和学校负责,在喀什机场下机后,集中就进行了抽血化验,并接受了为期16天的隔离观察,条件非常艰苦,每天只有盒饭。困难不能抵挡前行的脚步, 张顺河校长、巴海强副校长积极组织教师通过钉钉群视频会议的形式,在线交流研讨。积极备课,进行远程教学,答疑解惑,给孩子们送去信心和温暖。疫情无情人有情,援疆老师们的爱永远和学生在一起。
三,风雨兼程,勇于担当
隔离期结束,援疆教师立即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和宣传工作。早上严把好入门关,认真督促每个入校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并接受体温检查。错时上下课中间带学生上厕所,中午学生在校就餐,必须参与值班陪护,督促学生开窗通风,做好消毒等工作。放学厚要学生安全送出校门后,晚上还要陪住宿生上晚自习。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身体力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援疆教师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发挥着榜样的力量。
四,爱心疏导,坚定立场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易育人难,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疫战争中,中国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心灵深处不断深化和升华。援疆教师中的班主任教师、语文教师、政治教师们通过分享新闻评论、征文、政治专题报告课的形式,结合疫情防控中彰显的中国力量和中国风范向学生做出了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借助防疫中涌现的感人事迹,感动学生、鼓舞学生,引导他们自觉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宣扬者、践行者。
五,价值重塑,心向阳光
针对南疆特殊的政治环境,援疆教师时刻把帮助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认识,梳理好自己的价值取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为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对社会各界生存状况的一场考验,对人心人性的考验,对每个国家执政能力的考验。
事实证明,只有我们国家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爱民如子,全力以赴的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也只有我们国家能够集中全国的力量,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承担起大国责任,战胜突发困难。我国在全球战役中突出的表现,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把爱国,爱党,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责任意识深深刻在学生的灵魂深处,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自我遵循。
疫情无情人有情,苍天不负有情人,每个援疆人,不忘初心,负重前行,坚信“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南疆的教育和各项工作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