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心理学的乌托邦

作者: 德草心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1:20 被阅读85次

    “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奇迹,这样一个人的出现真是太稀罕了,简直可以让人肃然起敬。但同时,我们也会感到振奋,因为自我实现的人毕竟是存在的,因此也是可能存在的。严峻的考验并非不能承受,终点线也并非不可逾越。”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关注的是人性的高境界,它以一种向上看的姿态,引导人们向人格金字塔的塔顶攀登。

    马斯洛自己也说,他研究的对象无异于奥运会上的金牌获得者。那么如同鼓励人们超越生理极限一样,鼓励人们超越人性的极限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开拓性的意义。

    马斯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外加认知和审美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前五种基本需要的次序大致可以排定,特殊情况下存在优势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并未列入基本需要,恐怕这两种需要只能归为“超级”需要。“高级需要的发展有赖于低级需要,但最后一旦牢固建立,就可以相对地独立于低级需要。”

    然后我们才能来谈什么是自我实现者,他当然应该是前四种需要都已基本得到满足的人。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描述相当迷人(摘录如下):

    “身体的惬意感;

    感到安全、平静、有保障;

    有归属感,有被接纳和位置感,有家园感;

    爱和被爱的感觉;

    自我信赖;

    自我实现、自我发挥、自我发展的感觉;

    好奇心的满足,更多的学习和了解的感觉;

    对于理解的满足,向着哲学和宗教靠近,敬畏,价值信奉;

    对美的需要的满足,使人颤抖的激动,对于美的震惊、高兴、狂喜,对称感、适合感、条理感和完善感;

    对于低级需要和低级满足物不断增强的轻视和独立性;

    价值观的改进,趣味的提高,更好的选择;

    感情生活更加丰富、健康;

    更好地体味现实;

    改进了的直觉能力,更成功的预感;

    伴随灵感和顿悟的神秘体验;

    更多的以问题为中心,更少的以自我为中心;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进;

    更具创造性,更多的艺术性、诗意、音乐、智慧、科学;

    更少成规和旧框框,更少非黑即白的二分法;

    许多更基本、更深刻的态度(民主、对人类的基本尊重、对他人的爱,对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人的爱和尊重);

    更少需要简单事物,更以复杂为乐;

    沉着、平静、内心安宁;

    慈善、友爱、同情、无私;

    宽宏大度;

    对挫折的更大忍受力;

    容忍不同的意见,接受个人差异;

    更具有勇气,更少畏惧;

    更加诚实、真诚、正直,更少虚假;

    更强的意志,更能从责任中得到享受;

    更好的公民、邻居、父母、朋友、爱人;

    政治、经济、宗教、教育方面的进步和开放;

    对妇女儿童、雇员及少数派的尊重;

    更吸引人,更好,更美丽;

    自然的风度;

    充满希望,关注未来;

    摆脱了患得患失的生活方式。”

    “他必须能够使自己无拘无束。当他认为必要时,必须有能力抛开一切的控制、抑制和防御。但他同样也必须有控制自己的能力,有延迟享乐、彬彬有礼、缄默不语的能力,有驾驭自己的冲动、避免伤害别人的能力。他必须既有能力表现出酒神的狂欢,也有能力表现出日神的庄重。他既能耐得住斯多葛式的禁欲,又能沉溺于伊壁鸠鲁式的享乐。他既能表达,又能应对。他既能克制,又能放任。他既能自我暴露,又能自我隐瞒。他既能寻欢作乐,又能放弃欢乐。他既能考虑现在,也能考虑未来。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的人在本质上是多才多艺的,他所丧失的人类的聪明才智比常人少得多。他们的反应更加丰富完整,并且趋向于达到完备人性的极限。”

    其中诸多特征我从自己及爱人和朋友身上都能体会得到,因而可以佐证该理论的现实性。用我们中国文化来表述,也可以称之为“高人”、“通达之人”,恰好马斯洛在他的书中多番提及老庄的道家哲学,以老子、庄子为自我实现者的楷模。同样他也指出自我实现者身上那种“文化适应不良”——不屈服于欲折断他的精神脊梁的文化,而这正与道家的出世精神相吻合。

    马斯洛对人性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我在阅读中颇有扬眉吐气之感。然后他研究的毕竟是金字塔尖上的人,而且又是一位美国学者——来自金字塔尖上的国家,即使像我这样自认为幸运的人也有仰望时的疲累,而对那些不幸的人来说,这样的理论意味着什么?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是可以超越阶级和环境的,但比例的过于微小是会影响说服力的。所以我不由得又要质疑它的普适性。在温饱安全尚成问题的区域,人性超越自我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马斯洛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过于消极,是以受限的人群为研究对象而概括一般,等于是在一个矮屋下给里面的人量身高。但现实是,人类的一大部分目前还处在矮屋之中,甚至带着精神的脚链手铐。马斯洛,噔噔噔爬到金字塔的塔顶,对那里的风景大书特书。幸福的美国人啊!虽然我所身处的现实让我多一个视角来看马斯洛,但并不会因此否定他对人性的前瞻,并且会沿着他的指引奔向幸福。任何言论都有暗示作用,何况心理学理论。从这一方面来说,以一个功利主义者的态度,我希望更多的人接受马斯洛。

    只是回想我阅读弗洛伊德时的心情,被揭穿的不悦、目睹了人性丑陋面的恶心,同时又深为叹服,弗洛伊德真是了不起的巫师,只有具有非凡勇气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发现。理性的讲,人类直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人群,匮乏有病是它的常态,而满足健康不是。弗洛伊德,让我掩卷长叹!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心理学的乌托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jq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