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草

作者: 木子罗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13:55 被阅读0次

一年到头都能看到它在广东的各处绽放的紫背草,大约就是默默地绽放于各个角落里,最乡土平实的野花之一。

这种矮生的小野花,四季开花,生命力顽强,分布也十分广泛。从海边到向阳地,从田埂到山地,从土坡到马路边,从石缝到家中的花盆,甚至连门角的小缝隙都可以看见它无处不在的怯生生的身影。

这种菊科的小草,有绿色的小茎,全株带粉绿色,上密生细毛。它丛生平铺在地面上且直立。

它的叶子是匙状呈倒卵形,最大的特色就是叶面深绿色,叶背却为紫红色,叶边还带有粗锯齿。它的花呈筒形,像一个毛笔头,也是紫红色的。

叶背紫红,花朵又是带着一点娇艳的红,难怪紫背草的别名会被叫作叶下红、红背草、一点红。

它的果实却象一个小毛球,类似蒲公英,远远一看,白色的小毛球就夹杂在一点点的紫红花中,等到风来,片片柳絮便会因风而起,那毛球被吹散,团团的在风中翻滚,紫背草的种子便开始了新的旅程,大有意趣。

紫背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纸背天葵草,书中说:"紫背天葵草,俗呼紫背鹿含草。形似蒲公英,绿叶紫背。" 《 植物名实考图》云:"按此草,昆明寺院亦间植之。横根丛茎,长叶深齿,正似凤仙花叶,面绿背紫,与初生蒲公英微肖耳。夏开黄花,细如金线,与土三七花花同,盖一类也。"

紫背草全草可入药,最好的功效就是用作消炎,还可以治疗痢疾,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岭南采药录》说紫背草“治肠痔泻血,利小儿积虫,治五疳、开胃进食,解鱼毒”。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消肿,利尿逐水”。但广东也有用全草煮水给小儿浸泡,治疗湿疹的,据闻,颇有效。

这种平实的野花,却也是一种野菜。它的嫩茎叶可当野菜煮食,因紫背草有丰沛的白色汁液,味道极苦,食用前要先用沸水汆烫或用盐水泡过,除去苦味后再行煮食或炒食,花可油炸或煮汤,嫩茎叶也可加香料及其他调味料后,再腌渍成泡菜食用。

这是种虽然苦,但是却很开胃的食物,在台湾人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台湾人认为:紫背草的味道比较豪放、比较野性,它的味道虽然苦涩,但并不会引起人的反感,虽然不排除一小部分人对于紫背草的苦味接受不了,但是大多数人都十分喜爱食用紫背草。

在广东,民间一直都喜欢服用有药用价值野生的野菜、野草,近几年,这风气更盛。 紫背草也开始常出现于集市,因坊间认为治疗肠道的炎症有奇效,故颇有市场。妇人买回家中,常与小鲫鱼或猪骨头相配一同炖汤喝。汤虽略带清苦,然而却并不难喝。

喝鱼汤、骨头汤治病保健比吃中药好。用酥炸的小鲫鱼做好的汤,汤色奶白,鲜美甘苦,故连小朋友也不会拒绝。只是,想着世人吃野菜的疯狂,有点担心若干年后,这种原本能随风飘荡,随处安居的紫背草,也会变得芳踪难觅,只能于植物图志上寻。

相关文章

  • 紫背草

    一年到头都能看到它在广东的各处绽放的紫背草,大约就是默默地绽放于各个角落里,最乡土平实的野花之一。 这种矮生的小野...

  • 药食同源的中药之——鱼腥草

    鱼腥草 英文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别名:岑草、蕺菜、菹菜、紫背鱼腥草、折耳根,臭...

  • 21.天葵

    天葵,别称: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小乌头、老鼠屎草、旱铜钱草。 主要价值 块根(天葵子、老鼠屎):甘、苦,寒。...

  • 草紫

    《甘孜日报》 2016年03月14日 ■ 章铜胜 草紫,就是苜蓿,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紫云英,家乡人则称之为红花...

  • 【本草笔记48】荇菜 - 莕菜(全草)| 发汗、透疹、清热、利尿

    药名:荇菜 - 莕菜(全草) 别名莲叶莕菜、大紫背浮萍、水葵、水镜草、水荷叶。 性:寒 味:甘、辛 归:膀胱经 功...

  • 紫背菜

    初夏的一天到朋友家做客,朋友俩口子忙着操弄饭菜。我对他们说别弄那么多菜,我只要有叶子菜就行,而且我是一餐不吃叶子菜...

  • 紫背菜

    紫背菜,我们称它为“血皮菜”,它的生命力顽强,只需将菜的梗插入泥土里,它就能存活。我曾在家的阳台用迁插法种过血皮菜...

  • 白花紫露草之借东西的小人儿

    白花紫露草(Tradescantia fiumiensis),鸭跖草科紫露草属多年生草本。 室内栽培的白花紫露草植...

  • 紫独草

    荒蛮大地有草一株,名为紫独。 生于荒芜地,色泽晦暗如尘,唯顶蕊处莹莹紫色一点。 幽幽谧夜正当时,恍恍闪...

  • 紫露草

    ——总有一些遇见,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偶然一瞥也倾心。怎忍风寒霜气侵。 移向案头垂紫露,怜渠开谢伴清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紫背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jt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