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写考试了,大概可以出一个“考试系列”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我主页搜搜“考试”两个关键字,估计能出来一溜儿跟考试相关的文章。
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后,从坐在教室被考到站到讲台监考,从学校考试到社会考试,我参与的考试大大小小数不清了。
无论被考还是监考,考试似乎都不是一件让人感觉愉快的事。考试就像拿一把放大镜对准了你,原本不显眼的你现在无处藏身。
学生时代没少被老师用考试来恐吓过,做了老师后我也如法炮制、照葫芦画瓢,每当学生不思进取时就当头一棒:马上就考试了,你学得怎样一考就知道!那样子就像手里有一面照妖镜,是人是妖一考便知。
做学生时每当听到老师这句话,就如临大敌,赶紧埋头学习。还以为“多年媳妇熬成婆”,谁知做了老师后这套说辞根本不起作用了,考试这个法宝几乎失灵,学生们该干嘛还干嘛。
不过,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考试还是有法术的,即便有时灵有时不灵也胜过没有。其实,祛除对考试妖魔化的外衣,考试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用考试来检验一下学习成果,找出学习的薄弱点,在以后学习中加以弥补,才能使下一阶段学习“更上一层楼”。
既然考试,就一定要真实公正,否则考试就难以实现它的检验作用,但人的自律又很难达到考试要求,所以监考必不可少。
一般的考试都要配备一名监考老师,以起到他律的作用。因此也衍生出一系列考试规则,一些大型考试规则堪比法规,凡是考试作弊被抓到者要接受一定惩罚。
在我们学生时代,考试作弊被抓到会被公布名字在学校公告栏通告的,是一件极其丢人的事,但是照样有很多抱着侥幸心理的人会考试作弊,手段之高超,技术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情形到了现在又不同了。本以为我可以在考试中大展身手抓住几个作弊的,但是令我失望的时,我每次监考的班里几乎没人作弊,犯困的倒不少,似乎学生作弊都懒得作弊,不禁让我大为感慨: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代人和一代人不同。
这一个学期一直网上授课,网课上得怎样?只有灯知道罢了。这种形势急需一场考试来检验一下,可是现实又不容举办一场真枪实炮的考试,于是期中期末考试改为线上测试。
所谓线上测试我总感觉是在掩耳盗铃。尽管打开了摄像头,尽管也有老师监考,该有的零件都有,但是奈何学生在摄像头看不到的地方做些小动作。尽管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种可能,不排除平时想作弊没机会的学生趁机作弊。毕竟,线上测试的局限性太大了。
但是考试的时候还要煞有介事宣告考试规则,提醒关闭摄像头的同学打开摄像头,尽管打开也只能看到一只手或者半个脑袋,或者干脆就是一块天花板,甚至只有一个背景画面没有任何故事人物。
平时考试像默写,文言文解词这类死题扣分率很高,但是线上测试却一片红红火火,很多基础差的也能全对,其中真假之难辨就像《木兰诗》结尾那句话所形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但是,这类死题占的分值不是很高,不会改变真实成绩趋势,真正决定语文水平差异的还在语文综合能力上,所以考试结果即便有水分也不会影响大体判断。
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教好课,更要会哄学生,俗话说“哄死人不偿命”,即便知道线上考试真假难辨,还是要哄得学生高高兴兴。刚刚又经历了一轮线上考试,考试结束,皆大欢喜,很多同学都考得不错,不及格人数也是历史最低。
趁着这个机会,我开始给学生鼓劲儿:考得不错,再接再励,下次“更上一层楼”!
以前每次考完都耷拉着一张苦瓜脸,苦大仇深地挨个儿批评不及格的同学,可是有什么用呢?只能让他们更加没有信心,更加厌恶考试。不如将错就错,抓住眼前的机会为他们加油鼓气,也许真的可以让他们从此充满自信,考出真正的好成绩。
真假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斗志。学习就像打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马上就要面临真正的大考,在这最后一段关键时期,最重要的是鼓起学生们的士气,趁着这个势头迎头赶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3-1-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