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精时升级课·第1.6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4月13日“崔律精时力”之“21天精力升级课”第1.6讲(本周复盘&答疑)的学习日志。
1.我今天的收获:
1.1【来自昨日课程回顾的收获】
新知VS旧知
①@荣荣,荣荣对听课和写日志的过程中死扛和死磕的区分,让我也看到自己在听课和写日志过程的“死扛”,之后就是没听明白回听,或反复回听,前前后后总感觉少了什么。
最近在听完五月妈的分享后,这种现象基本没有了,我听课基本是做在书桌前,边听边记录知识点,对自己触动挺深的点,就按暂停,把哪些相关的点写下来。这样的话基本不用反复听,即使去回听也是有目的或者带着问题的去回听。这样一来发现听课的效率提高了不少。“死扛”的现象好像也消失了。
反思从“死扛”到“死扛”消失的过程,在“死扛”的时候不知道这是“死扛”,完全沉浸在其中,后来因为效率想到五月妈,去听她的分享,接着在荣荣的实践中看到我的“死扛”,我看到自己对于发现问题从经验中提问这块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②实践部分小伙伴的实践体现了关于精力升级的两个点:
a组合使用
b依自己情况而定
比如酱酱的周五收尾工作前,先小睡醒后发现不能进入工作状态,让后又整理自己的书桌,最后发现这样能静下心来处理工作啦。
我今天的组合使用,早上10:00做完任务A,先去小厕、喝杯水,本来想跟同事聊会天,后来看看下个10点10分的任务B,还是选择先去小睡5分,再开启下一个任务B。于是给自己设置了5分钟的闹钟,并更换自己喜欢的闹铃,睡了一会想到昨晚孩子跟我分享的眼保健操,于是就做了5分钟的眼保健操,结束后,愉快的投入到下一个任务B。
比如紫云的休息十分钟,收拾冰箱。
联系自己,收拾冰箱算休息,回想到自己收拾冰箱的时候,一般都是买完菜回来,把冰箱收拾一下,目的是为了把菜放进里面保鲜。因为买菜需要耗费体力,所以基本都是“死扛”来收拾冰箱,有时会发现情绪不好,其实完全可以休息一下,再收拾冰箱。哈哈,真的好有兴趣,本来想研究收拾冰箱呢,结果确收获了正确的休息。还发现自己的固有思维,就是休息就是去看看电视或放松一下,或者不干活,落掉了轻松的事儿。
1.2【来自答疑部分的收获】
助力实践,不断迭代
①答疑前崔律的说明,让我想到柳翁的复信,有问有回应。反过来讲,作为提问者,可以提一些不要太宽泛、太大的问题,可以来相互讨论。
②倒夜班或者加班到凌晨2点,下班后与其睡到第二天12点,不如按照睡眠周期来规划自己的睡眠,然后多加几个日间小睡来调整。这个可以帮组哪些加班到很晚或者倒夜班的朋友。
③边做家务+边听语音,因为做家务属于轻微运动,听语音感觉不累的话,也许是因为没有消耗精力去听,没有消耗精力去听就等于没有专注去学,所以这种组合算娱乐不属于学习。
今天特意查看了一下手机设置中电量和性能,发现这里有一个耗电排行,耗电排行对应的是每个APP的耗电量,随意点开一个APP的耗电量,发现会有后台运行、卸载和结束任务的选项。(如下图)

这像不像我们的精力管理呢,假设我们也有这么一个设置可以查看任务耗费精力的状况,那么这些任务耗费精力的排行是什么呢?有没有在后台偷偷耗费精力确没价值的任务呢?这类任务是不是还卸载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④精力管理的重要性探索之旅,崔律说自己是从大学注重吃米饭和肉开始,后续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再后来积累一些科学依据。给我的启发是工作中可以先实践,提效率和增效能,加入理论,可以让我看到底层的逻辑,这些底层的逻辑需要实践去支撑,最后转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回顾本周收获的知识点:
day1开营,day2至day5讲的是精力升级的快速充电部分,day2的日间小睡,day3的轻运动,day4的饮食,day5的休息。
day1开营
主要讲了认识精力,精力就像手机电池,精力从我们起床到睡觉是不断消耗的,需要我们及时补充,我们可以从三个阶段(快速充电、连续充电、涓流充电)来对我们的精力进行补充。补充什么呢?可以根据崔律的精力三驾马车体力脑力和心力进行。
本周的内容主要是从快速充电的角度来介绍如何升级我们的精力。后面两周陆续介绍关于中期的精力充电(脑力)和长期的精力充电(心力)。
还有如何学习本期的精力升级课呢,可以通过听课→实践→写日志写三个步骤来进行。
day2主要讲了睡眠对精力的作用及日间小睡的3个锦囊
因为在睡眠期间,我们的身体、心理以及大脑进行修复,清理白天产生的垃圾。
还有每个睡眠周期有5个阶段,深睡眠时,会分泌人体生长激素(HGH),它被誉为“青春之泉”。它可以促进新细胞生长和组织也对修复,让人体能在日常劳作后获得休整;浅睡时,也能帮助我们修复抚平那些激烈的情绪。
所以睡眠是精力恢复最快捷的方式。下面介绍一些睡眠的小锦囊可以助力我们补充体力,进而补充精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出。
日间小睡的3个锦囊:
a 常规午休(20-30分钟); b 想要晚饭后高效2小时,则傍晚小睡(20-30分钟);c累了困了,睡上10-20分钟。
崔律精力语录:小睡10分钟,高效2小时!
小睡对于身体、情绪、大脑的修复很有效,所以快来试试看吧,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秘诀。
day3主要讲了运动对精力的作用及轻运动的3个锦囊
在我们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它是一种大脑内合成的蛋白质,它是大脑的优质营养肥料,帮我们提升专注力。运动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可以帮我们改善情绪,带来好心情。
知道了运动可以带给我们这么多好处,这里还有三个锦囊助力我们动起来。
轻运动的3个锦囊
a没精神/大任务之前,来个轻运动;b有压力/大任务之后,来个轻运动;c为了更好表现,来个微运动。
崔律精力语录:健身=健脑=健心❤。
day4主要讲了饮食对精力的作用及饮食的3个锦囊
食物经过肠胃消化后会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叫血糖,根据进时候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的数值,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我们将食物分为高升糖指数食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所以日常我们三餐饮食多选择粗粮类,自制的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吃高油、高糖、高热量的精加工食物,高升糖指数食物适合快速补充体力时实用,一般没有特别需要补充体力还是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因为它释放能量缓慢而能给大脑提供较稳定的能量供应,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它比较抗饿。
下面是关于饮食的3个锦囊
a加班前,先吃好晚餐呦;b上午和下午各补充一次零食;c出差外在时,随身备好零食。
崔律精力语录:出差在外时,记得随身备好零食呦~
day5主要讲了休息对精力的作用及休息的三个锦囊
休息的科学原理:
昼夜节律。回顾100天训练营的8.4讲,因为昼夜节律导致我们会按照活动—休息的规律来生活,每90分钟身体和大脑会渴望休息和恢复,并发出一些信号,譬如出现疲惫感或困意、打哈欠、难以集中、做事拖拉等。脑力管理按照活动和休息的规律应该有节奏的消耗和恢复。今天特别留意了一下身体的这些信号。
休息能带来产出,存储脑只有在思考脑空闲的时候才工作。它会对每天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归类、舍弃或保存。苦思冥想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来一个休息,或许会有意外收获。这让我想到今天5分小睡后发现自己会忽略任务前的休息,所以打算制定周精力管理计划的时候把这一点安排进去。
西和彦提出的“西氏3B创意时刻”:小憩、洗澡和睡眠。
休息还可以预防注意力残留。注意力的残留是指当你从任务A转移到任务B时,你的注意力并不是立刻转移,有一部分注意力仍然残留在任务A。不论任务A是否完成,这种残留干扰后面任务B的思考,影响任务B的决策。这一点我经常会在下班路上用听歌来避免工作任务的残留带给家庭生活的影响。
休息的三个小锦囊:
a劳+逸(纯休息);b劳+逸(轻松事儿);c专注力不够,身体活动的休息。
崔律精力语录:为了更高效的工作,请善待休息。
没学本讲之前,休息就是玩手机、看剧、睡觉、就是不干正事儿。学了本讲后,发现休息可以为精力充电,休息可以是正事儿,正确的休息+重要的任务,那简直是高效的完美组合。
3.回顾本周里的实践&成长:
本周的成长是:
思维的改变,从关注知识点→关注问题点→关注实践点,从实践的过程发现了许多亮点,偶遇了好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深切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行为的改变,最大的改变是勇气,有勇气向学霸展示真实的自己,有勇气勾搭学霸,有勇气跟家人分享学霸群里的趣事,有勇气跟同事去表达、去闲聊,所带来的是家人和睦了,同事的关系也改善了,感恩崔班,感恩二般的学霸们。
已经列好了零食清单,打算周末去买。通过本周的学习,对于任务的安排有了更深的理解。计划安排的能力迈了一大步。
还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精力探索,不能停止不前,比如组合使用小锦囊还是需要自己情况来探索,这都在前进。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如何探索自己高精力极限呢?
精力管理的过程,我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探索自己的高精力极限,也就是说可以从每90分钟休息一会,到延长每2小时甚至每3小时休息一会。也就是说到底多长时间,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的反应来得出结论。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今天状态不错,下午休息时,发现的【轻松一刻】真好玩。有点偶遇西和彦的“西氏3B创意时刻”的感觉。
【轻松一刻】
原来是这样啊
酱酱:感恩精时力~感恩崔律感恩学霸们~感恩家人,感恩健身教练,感恩美好的一天,感恩进击的寄几~
Aileen:@杭州-酱酱寄几是自己么[偷笑]
常乐:我控制不了我寄几啊
JASSY H:蔡少芬的经典语录[奸笑]
Aileen:网络搜索
①关于寄几的来源(来自百度)
“寄几走”是“自己走”的意思。
“寄几走”原是带有粤语口音的普通话的发音,现在是一句萌系语言,模仿孩子的说话发音,来源于《爸爸去哪儿第四季》中安吉的经典语录,“人生的路要寄己走。”
其他相似语录
长颈鹿——墙颈怒;
大老虎——大脑腐;
大蟒蛇——大蟒鞋;
小白兔——小白去;
大灰狼——大飞馕;
大骆驼——大诺哆;
梅花鹿——梅发怒;
小老鼠——小挠许。
我控几不住我记几——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我被吓得缩不出发——我被吓得说不出话。
②蔡少芬精典语录:
做这个车啊要不要那么夸张
拖她出去,斩!
皇上求你把我打入冷宫吧!
不行啊!臣妾做不到啊!(这个有点眼熟,在丹燕的日志里提到哈[呲牙])
我果真输给甄嬛!
相信我!我是皇后娘娘!
原来是这样啊[偷笑][偷笑][偷笑]
(欢迎学霸们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