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教育婚姻育儿
心理学家为什么强调攻击性

心理学家为什么强调攻击性

作者: 星空kris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15:58 被阅读159次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解读攻击性。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弗洛伊德认为,攻击冲动可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攻击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

从生理角度来看,很多研究者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可能有着一定的神经基础。对动物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最古老、最原始的下丘脑与暴力、攻击有关。

我想有小孩的人都知道,其实小孩子天生就会攻击别人。

小孩子在哺乳期吃奶时,会用双脚攻击母亲的腹部。等到长牙时,会把母亲的奶头咬伤。甚至等到大一点,孩子会用手打大人。

这时候父母会用教育说服的方式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如果孩子继续打人,那么大人就会对其进行惩罚。

再大一点的孩子,会攻击他们的小伙伴。很多霸凌别人的孩子,都是父母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的攻击性没有得到合理的约束。

人性包括兽性、人性和神性。人的动物性决定人天生就有攻击性。

攻击性过度被压制的人,会导致情感过度压抑,体内产生瘀滞,身心容易生病。

攻击性适中的人,能够合理的保护自己,恰当的施展攻击性,身心舒畅平和。

攻击性过强的人,虽然可以释放自身情绪,但是容易霸凌别人,破坏关系。

攻击性过度被压制的人碰到攻击性过强的人,只有挨欺负的份。

所以攻击性过度被压制的人在关系中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俗话说的好,柿子专挑软的捏。

攻击性过度被压制的形成原因有几种:

孩子天生胆子小,恐惧攻击别人的后果;

父母过度压制孩子,不尊重孩子感受,孩子长大后在关系中也处于压抑的状态;

个体自卑,自我怀疑,不会维护自己。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关系。关系是我们活着的原因,也赋予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在关系中,攻击性过度被压制的人忍气吞声、死磕自己,自我惩罚,向内攻击自己。日积月累容易罹患身体和心理的疾病。所以很多心理学家才会强调活出攻击性。

一个会合理释放攻击性的人,其内心是舒畅的。

那些攻击性过强、骄纵跋扈的人,我还是劝你好好约束自己吧,你又不是暴君、又不是贵妃,不要随意侵犯别人的边界。

有一句话说的好,我不会主动欺负别人,但是我也不会随便被欺负。

所以我给攻击性被压制的人支个招,

当别人无故欺负你的时候,你就送他一个恶狠狠的白眼。

当别人诋毁你的时候,你就骂回去。

当别人侵犯你合理利益的时候,你就告诉她:她人品不行,并把她拉黑,让她滚出你的世界

当你慢慢练习着施展开攻击性,突破恐惧、建立自信。你就会知道能够保护自己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心情那个无比舒畅啊。

人的善良需要带一点锋芒,向外攻击可以保护你不受伤害。

相关文章

  • 心理学家为什么强调攻击性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解读攻击性。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弗洛伊德认为,攻击冲动可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不管以什么样的...

  • 孩子6岁前喜欢发脾气打人!建议父母用这5个技巧化解

    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就是具有攻击性的,在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 比如...

  • 孩子6岁前喜欢发脾气打人!父母该如何应对?

    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就是具有攻击性的,在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 比如...

  • 生气时该怎么反应?

    心理学家们把你我生气时的反应分成三大类――攻击性的生气反应,消极但具攻击性的生气反应,以及肯定而自信的反应。 攻击...

  •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是天生还是遗传?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后天社会学习而来...

  • 武志红

    为什么怕鬼?—怕攻击性(他人的和自己的),然而攻击性更接近本真的自己 为什么怕黑?—怕消失,怕没存在感,得到的爱不够

  • 2017年10月24日学习笔记-动力08-010

    动力08:攻击性的意义 攻击性让人更有魅力 拥有真、善、美和爱心的人为什么会因为攻击性的缺失而没有魅力,想要回答这...

  • 2021-03-19活出自己的攻击性

    人为什么要活出自己的攻击性? 因为一个会合理释放攻击性的人,其内心才是舒畅的。在关系中,攻击性过度被压制的人忍气吞...

  • 为什么强调对话?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交流讨论。交流讨论是一种阅读分享式对话,即师生,生生之间基于人格对等的立场,通过倾听和言...

  • 为什么强调感恩

    感恩二字 下蕴两心 心心之重 雷霆万钧 一咸一因 皆非偶然 尝味有感 落地有因 因从心起 一念至今 恩承不易 布施...

网友评论

  • 幸福LIAN:有道理
  • 沐泽华毅:论据清晰,分析合理,赞
    孩子在没有合理的约束下变成恶魔的几率是远高于天使的
    而自由只有在适当的约束下才能称之为自由,反之没有约束的自由我们称其为暴力。
    星空kris:@离林泽宇 是的哦⊙∀⊙!
  • 立邦柒:有道理!
    星空kris:@立邦漆 😊

本文标题:心理学家为什么强调攻击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nz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