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里散步,看见三三两两的小海盗,蜘蛛侠和无脸人,才意识到万圣节到了。
我娃小的时候,万圣节可是个大事情,早早就准备开了。一进十月,商场超市里就堆满了各种万圣节饰品,幼儿园、小学、尤其是各类教培中心里,也有很多的万圣节装饰。小孩子们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叽叽喳喳你穿什么我穿什么,鬼节变成了儿童节。
我们小区,往年都组织活动。参加活动的家庭,要在门上贴一个万圣节的贴画。小朋友们三五成群,打扮得奇形怪状,见到有贴画的人家就敲门,treat or trick (不给糖就捣蛋),一晚上热热闹闹,孩子高兴,大人也开心。
幼儿园和小学,也有很多孩子当天盛装出场,老师们也基本睁一眼闭一眼不干涉。我娃直到初中的时候,都穿戴着女巫的帽子和斗篷去上学,老师们也笑笑不说话。
教培中心里也常组织万圣节派对,设置很多游戏,有点类似现在的真人密室逃脱,各类鬼怪当然是由老师们扮演。
有一次,一个住在郊外别墅区的朋友邀请我娃去他们那里过万圣节。那个别墅区有七成以上是老外,自然气氛更浓一些。我带着娃和一大包糖到了朋友家。小区里面果真不同,到处是南瓜,和各种临时搭建的鬼屋。老外的仪式感真的很强。
天一擦黑,妖魔鬼怪就迫不及待地出去游荡。我娃当时不到十岁,我怕她走丢,就远远跟着。好家伙满街的小鬼,勇敢地去敲一家家的门,出来应门的多是盛装的大鬼。讨来的东西不止是糖果,还有水果、玩具、装饰品。也有人家黑着灯,估计是没孩子的,出去避难了。
有的人家,院子里搭了很壮观的鬼屋,烟雾缭绕,可能是干冰之类的。里面装饰的像恐怖片里的场景,打扮成吸血鬼一样的主人,向过往的大小鬼们提供血红的饮料……有的孩子不敢进去,我娃倒是天不怕地不怕。
后来我走累了,就回到朋友家,一边聊天一边给敲门的小鬼发糖。自家的小鬼们晃到半夜才回来……
有些人反对过洋节,我倒不以为然。平常的日子大人孩子都辛苦,多点机会开开心总是好的。我们本土的节日,富含文化底蕴和食物,但能让小孩子们单纯开心的元素不多。万圣节真是一个又能玩又有的吃的好机会。
这两年疫情闹的,已经不敢去随便敲门要糖了,只能cosplay各类鬼怪英雄,好歹慰籍一下心灵,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