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会自我检讨,关心的只有自己
被别人肯定和赞赏,会激发人的极限能力
人际关系制胜之道:想他人所需
人不会自我检讨,关心的只有自己
被别人肯定和赞赏,会激发人的极限能力
人际关系制胜之道:想他人所需

戴尔.卡耐基所著《人性的弱点》,差不多是每个人书架上的必藏书。无论你是50、60后的成熟人士,还是90、00后的后生猛辈,都对本书青睐有加。
本书所说:挑战人性,战胜自我;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85%归于他的思想表达、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这是我们安身立命与适应社会的根本。
本书的影响力、重大作用,在此就不一一细述。每个人哪怕从中学到一方个法并运用起来,对自己都会大有裨益。
本书能够帮助你解决,在生活中、工作中、社交中,如何与人打交道并影响他人,如何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待人处世的第一大原则: 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
卡耐基金言:人不会自我检讨,关心的只有自己。
① 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
②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忿,常常使员工、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
并且对应该矫正的现实状况,一点好处也没有。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
③ 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我们要懂人性,正如我们下水游泳就要懂水性一样。
本书给予了我们洞察人性、根除人性弱点的秘方。
人性的弱点根植与人类的基因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与之对抗,而是认识它,承认它,接受它,使用它。
我们见到一些团队的领导者,他们的口才非常好,但团队却非常散、没有凝聚力;而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功团队,却是具有空前的忠诚、热诚和合作精神,实际上,是他们拥有与人相处的能力。
杀人不眨眼的罪犯与总统等人,都不会自己主动认错的。
想用批评、刺激或者指责的方式来改变一个人,答案是否定的。
戴尔.卡耐基在书里举例,双枪杀手、亡命暴徒,他们对自己的暴行都是毫无愧疚之心,监狱里的罪犯很少有承认自己是坏人。
而1908年,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的不和睦,导致共和党的分裂。罗斯福谴责塔夫脱,但是塔夫脱含泪道: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所以,某天你若想责怪某人,请记住:杀人不眨眼的罪犯与总统等人,都不会自己主动认错的。
那么,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更是如此了。
95%以上的情况下,不管犯下多么严重的错误,人们都不会责备自己,不会自我检讨。
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密,是因为年轻时批评、讽刺别人,差点经历生死决斗,从而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哪怕是在南北战争时期,将军不执行他的命令而贻误战机,他最终都没有把指责将军付诸行动,无论如何,木已成舟。
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
有些事情确实让我们很生气,那么我们就要去体验别人的感受,学会拥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能力。
约翰博士:上帝本身也不愿论断人,直到末日审判来临。
你我又何必如此呢?
因此,从现在开始,请你记住待人处世的第一大原则: 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
待人处世的第二大原则:真诚地赞赏他人
卡耐基金言:被人肯定和赞赏,会激发人的极限能力。
①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他人去做任何事——给他想要的东西。
② 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
③ 艾默生说“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人人都渴望被人肯定。
一个人想要的无非是2点:一是物质层面的需求,如健康、食物、良好的睡眠、钱、未来生活的保障等,二是精神心灵层面的需求,如子女的幸福、被人重视的感觉。
而这些需求中最为重要的是:渴望被人肯定!希望具有重要性!
希望具有重要性这种感觉,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这种重要性的渴望,就没有现在的一切文明。
就是这种渴望使得:林肯,一位极度贫苦的杂货店员,去研究他在一只满置杂物的大木桶底下找出那本曾花费他5角钱所买得的法律书; 狄更斯写下了不朽的作品;洛克菲勒聚集了耗之不尽的财富;你们镇上的有钱人建造了超出实际所需的大房子。
真诚的赞赏他人,激发他人的极限能力。
让一个人心甘情愿做一件事情,就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被肯定、被认可。
查理.夏布成功的秘诀:38岁被安德鲁.卡耐基高薪聘为美国钢铁公司总裁,使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变为获利最大的公司之一,获高薪的原因,是他善于处理人事、管理人事。夏布说:我天生具有引发人们热情的能力,赞赏和鼓励是使人将自身的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方法,我喜欢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
夏布发现无论多么伟大或尊贵的人,他们和平常人一样,在受到认可的情况下能更好的奋发工作。
你可以威逼利诱别人做一件事,也可以体罚你的孩子而服从于你,但你不在跟前时他们怎样你就不清楚了。
在你每天的生活中,别忘了为人们留下一点温馨的赞美,这一点小火苗会燃起友谊的火焰。
学会待人处事的第二大原则:真诚地赞赏他人。
待人处事的第三大原则:首先想到他人的需求
卡耐基金言:人际关系制胜之道:想他人所需。
①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且
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
② 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捕捉到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
③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满足他人自己的需求。
钓鱼时,我们应该想到的是,鱼儿要吃什么,黑龙江与厦门的鱼,吃的鱼饵是不一样的,是因为鱼的口味不一样,鱼的需求不一样,它们是不可能喜欢吃草莓的。你要钓到什么样的鱼,就得用到什么样的诱饵。
你想让别人为你做什么,你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想要什么?
可以影响他人的方法:就是提出他们的需求,并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
你不愿意孩子抽烟,就告诉他,抽烟可能就进不了棒球队、跑不赢百米赛、影响考试成绩。
大哲学家爱默生和儿子,因为不懂牛性,就没能把小牛推进谷仓,而爱尔兰妇女却能轻松做到。
打从你生下来开始,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表示你所要的东西。而你自身的需要,除了你自己外,可能再没有人感兴趣了。
安德鲁.卡耐基,一个为贫穷所苦恼的苏格兰少年,最初的工作每小时只有2分钱,后来却捐出了3.65亿美元,他很早就懂得影响他人的唯一方法就是处处为人设想,看他们需要什么,只上了4年学却深谙处世之道。
下次,你在要求某人做事,在你说话之前,先想想:我怎样才能让这个人想去做这件事?首先站在别人的角度分析他们的利、弊。而不是颐气指使去命令他应该怎样怎样。
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能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把他人关心的问题放到首位,才不至于让别人反感。
著名律师、有名商业领袖欧文.杨: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想些什么,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待人处事的第三大原则:首先想到他人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