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中国诗词大会中国传统文化
没有手机的古代儿童,玩些什么?

没有手机的古代儿童,玩些什么?

作者: 暮云深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10:42 被阅读67次
    没有手机的古代儿童,玩些什么?

    古代没有手机,玩具也没有今天那么丰富,那古代儿童的生活岂不很苍白?恰恰相反,古代儿童的生活往往是现在我们特别向往的,朴素而不乏味的田园生活。今天且返璞归真一回,传过漫长岁月,从古诗词里一窥古代儿童的天真自在。


    早春•放纸鸢

    村 居
    清丨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二月万物生长,柳丝抽出嫩嫩的叶子,东风来,柳丝随着风轻轻摇摆,满目山河都是一片崭新的青翠,猫了一冬天的孩童赶紧趁着明媚春光,东风助力,把花花绿绿的纸鸢送上云间,孩童的欢声笑语也点缀得这春天更加生机勃勃。

    暮春•追黄蝶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宋丨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过稀疏的篱笆可以看到窄窄的乡道一直往远处延伸区,暮春的青草还不像入夏那样疯长,花色却已经渐渐减淡,树荫还未长成,暮春光景,菜花倒是长成了一片黄色海洋,孩童追的黄蝶飞到这里,自然被繁茂的菜花隐去,“无处寻”了,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跃然纸上。

    初夏•捉柳花

    闲 居 初 夏 午 睡 起 二 首·其 一
    宋丨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日渐长,芭蕉分绿,梅子初生,柳花漫天。一派闲适初夏光景。随着天气变热,人也变得慵懒,但是儿童才不会闲下来,他们总能找到各种乐子,比如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

    夏深•偷采莲

    池  上
    唐丨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已深,成片莲花盛开,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一位写出《长恨歌》的诗人,却能将自己置身在一个孩童视角,细致地描画出孩童的心理,童趣常有,而成人的童心却很难得。

    秋至•学拜月

    幼 女 词
    唐 |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首诗写在七夕,已过立秋的时节。七夕在古代是“乞巧”节,少女们会拜新月,乞求自己心灵手巧。而诗人的小女儿在干什么呢?她既未和别的孩子一样去寻找萤火,也不向大人索瓜果,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大人“拜新月”呢。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幽默滑稽之感即由此产生。小女孩越是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冬来•弄冰

    稚 子 弄 冰
    宋丨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日清晨,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穿上彩丝提在手中当做银铮敲响,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水玉破碎的声音。寒天“弄冰”,童心炽热,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其实古代儿童们绝不只有文中列举的这些诗词里的乐趣,还有“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有“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有“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有“短笛无腔信口吹”,有“不脱蓑衣卧月明” ,有“溪头卧剥莲蓬”……丰富多彩,童真尽显。

    但在我们对这些童真童趣心生艳羡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发现这些童趣、把这一切记录下来的诗人,他们写下这一切必是这些孩童触动了他们。作为成人,历经风雨之后却不失童心,更是值得尊敬的。“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六·一到了

    愿你我历经人事,仍不失赤子之心;

    知尽世故,保有天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手机的古代儿童,玩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gq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