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
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

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

作者: 木里兆予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14:12 被阅读105次
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梦》之薛宝钗

最近我侄女正在读红楼梦,我常听到她把书页翻得哗哗作响,“我好讨厌薛宝钗啊,”她嘟着嘴对我说,“姑姑,你不觉得她在里边就是朵‘白莲花’吗,处处攀权附势,转眼还能若无其事地在人前卖笑,我不懂怎么里边的人都喜欢她啊?”我笑了笑,却不知怎么回答。

当我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也不喜欢薛宝钗,她世故虚伪的作态,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对生命冷酷无情的态度,让我吃惊于一个十多岁的少女怎么能活得如此的老成世故。尤其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更让我对这个心机上位的“宝二奶奶”心生反感。黛玉就这么孤独地死去,一朵“白莲花”却潇洒恣意地当上宝二奶奶,看得人胸发闷。

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梦》之薛宝钗

而到第二次再读红楼梦的时候,已是三年后。再读宝钗,已有不同。作者将宝钗塑造为一个封建时代典型的大家闺秀,她优雅端庄,美貌和才华兼备,在人际交往上更是处理得如云流水,恰到好处。在众人的眼里,她是美的观赏物,是完美和谐的存在。如果到此为止,这样的宝钗便太平平无奇了,让她变得丰富曼妙的正是与之相矛盾的恶的一面。在她那优雅得体的修饰之下,隐藏了和王熙凤一样相似的势利和无情,这虚假的外壳很好地被当做阴暗算计的庇护物,众人的好印象和她谋求的私利就这样双双被她收入囊中。蛇蝎美人也是美人。在美和恶之间动荡,在无情和动人之间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薛宝钗。

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梦》之薛宝钗

看似宝钗已经成了人生大赢家,但从小说中剥离出来,宝钗这个人物是可悲的。封建主义思想可以说是宝钗的立身之本,表现得端庄优雅的美,或是精于算计的恶都是宝钗长久深受封建主义思想的洗礼造就。她曾多次劝告宝玉应该读取功名,以此实现她追求荣华富贵的想法,引来宝玉的反感,并怒斥她说的是混账话。甚至她对宝玉并没有少女对才俊的钦慕,只是对“宝二奶奶”这一身份和荣华富贵的追求。宝玉选择黛玉而不是宝钗,正是透过宝钗美丽的外表,看见了她俗不可耐的内心,从根本上发现他们思想的不同。宝钗是封建主义毒害之下,美的产物,这种美带着可悲。她被封建主义所迫害,听从封建统治者的摆布,就像一个被架住胳膊的木偶,让人怜爱痛惜的是,在贾府这样的舞台上,她还能跳出忘我的舞蹈。

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梦》之薛宝钗

对比宝钗和黛玉,会发现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黛玉在诗词上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添加了她的灵性。她有着超前于那个时代的想法和自己的独特见解,这让她注定不能在那样的时代安好。她纯真直率的性格,敏感的心绪常常引得她黯然神伤。她的喜怒哀乐也经常形于言表,这样的她也无法和周边的人都搞好关系。相反,宝钗则像是一个胸怀韬略的政治家,外交官。她精明能干,识大体,能博得众人认可,她全心全意接受那个时代的思想,能很好地顺应时代规则。同时总是能客观理性地认清利害。她们两者是现实和理想的碰撞,理性和感性的对抗。很不幸,一个人或只有几个人的觉醒是很难改变整个时代的。时代沉默地发出怒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最后时代选择了宝钗,而不是黛玉。黛玉和宝玉的超前思想象征着旧时代一股叛逆的革命之风,却小到无法撬动封建统治者审判的地位,所以最后贾母选择了宝钗,而不是黛玉。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矛盾表达自身深深的无力感。结局黛玉含恨而死,宝玉选择出家,一方面是封建主义面前,新生力量的弱小,旧时代思想不可撼动的再一次深化,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宝黛最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反抗精神了吧。

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梦》之薛宝钗

犹记宝玉生辰那日,行抽花签行酒令,宝钗抽到一支牡丹,题为“艳冠群芳”,附着一诗“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花中之王,是雍容和高贵的象征,也是宝钗性格命运的写照。“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她正如这牡丹,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艳压群芳,把自己的气质打磨成了封建时代人们喜好的样子,庸俗却芳艳的牡丹,获得了大众的喜爱,然而早就忘了自我的独立价值。

————————————————木里兆予

相关文章

  • 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

    最近我侄女正在读红楼梦,我常听到她把书页翻得哗哗作响,“我好讨厌薛宝钗啊,”她嘟着嘴对我说,“姑姑,你不觉得她在里...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 拍摄时间:2016-04-10 拍摄器...

  • 寂·默

    以牡丹来看,正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牡丹,乃国色之美,它所驾驭的是那高贵,是那博人眼球的。自始至终,众人都...

  • 名著中的“美食”

    世间之人,名著之爱者稀,而美食之爱,宜乎众矣。今天苏学士先奉上《红楼梦》中第一道美食,以飨读者和吃货们。 ...

  • 鄙视与怀疑

    牡丹鄙视莲花的出身 莲花怀疑牡丹的富贵

  • 众香国里最鲜艳,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在《赏牡丹》里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蒋大为在《牡丹之歌》里唱道:“啊牡丹,众香国里最鲜艳...

  • 家乡的美食--日更第六天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 又到了牡丹花会的时节了。...

  • 赞牡丹

    牡丹本是花中王, 众芳国里她最香。 诗人都把牡丹赋, 象征富贵又吉祥。

  • 一歌一画(day3)

    牡丹之歌 乔羽作词 吕远、唐诃作曲 蒋大为演唱 电影《红牡丹》的主题插曲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

  • 小小说(九)

    三月牡丹招展艳 四月牡丹花枝残 六月牡丹叶茂盛 七月牡丹硕果满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是人,亦是花。人是万物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是“白莲花”,亦是艳国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红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cb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