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11写作Ⅰ有礼群认识转变&方法实践
以实践检验学习成果,用时间投入规划行动

以实践检验学习成果,用时间投入规划行动

作者: zerocards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3:47 被阅读75次
    fabrizio-verrecchia-180315-unsplash.jpg

    1

    周六参加了一个线下聚会,即使事前已经准备过N个线下介绍版本并模拟演练了N次,但到了真正开口的那一刻,依然是心跳加速,前后颠倒,幻想中的自信流利,完全没有出现。

    周日对近期的时间消耗进行了例行统计,惊讶的发现近三周在写作上累计投入97小时,平均每天投入近5小时。虽然投入很大,但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点赞及现金赞赏。

    所以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差别?

    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做?

    2

    虽然是在家里演练了很多遍介绍,但自已做当众做完全不同。现场那种众人注意的压力,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都表明了我并没有做。也可以说,这种做法并不是有效的做法,投入时间也不够。

    而写作相对来说不依赖于外界,只要有花时间去自已做就好。而且我有将文章分享到群里,根据小伙伴们的提问和反馈来写文章,相对来说,做的会更有效。

    今年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个概念来自于徐佳鑫的知乎回答:

    当我们知道一个道理的时候,它是存储在我们的短时记忆中,消散得很快。从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需要生理结构上的改变,需要通过不断重复转换为长时记忆。

    而长时记忆不意味着你可以马上行动,需要转化为内隐记忆才行,它的积累依赖于大量的实践带来的大脑结构的变化。

    看到这个回答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自已看了几百万字的知乎回答,学习了几十门课程都一无所获的原因:因为我没有去实践。说人话就是没有用起来。

    3

    于是从6月份开始,我致力于实践。看到一个觉得有趣的想法就去做,而后通过写文输出。先后尝试了:语音写作、学习投资账户、TIME METER时间统计、个人数据系统、QPDCA循环、行动实验、提前休息、知识产品IPO、表扬自已30次、划线阅读法、每日复盘等想法。而在输入端,今年到现在只正儿八经的看完了一本书《跃迁》。

    心里的确有点慌,因为觉得自已完全没输入。毕竟曾经我是一个超积极的”收集者“、”整理者“,我学习很多课程,囤了很多资料,画了很多幕布导图,做了很多摘录卡片,甚至还做了线上知识串讲,唯独就是没有自已去应用。

    而现在,我从一个完全的输入者转化成了一个完全的实践者和输出者,这样做是对的吗?心里多少有点不安,担心自已的输出没有理论支撑不够有说服力,担心自已的方法有缺陷会误导别人,担心自已的文章过于随意不够成体系,担心没有办法持续输出等等。

    但从我现在的实践结果来看,的确是能感受到能力有所提升,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得到了更多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同时在社群里也收到了很多大家的爱心和支持。这些感受告诉我,可能真的是有些变化发生了。通过这些变化,至少初步验证:以实践来检验学习成果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4

    学习成果取决于:天赋、学习方法和投入时间。为了不让这篇文章太长而收不了尾,假设其它两个因素都是相同的情况下,投入时间越长,那学习成果就越大

    一天时间是24小时,扣除睡眠时间、工作时间、饮食交通社交等杂项时间,每天或每周的可学习时间相对是固定的。这些时间投入到那个学习项目,就意味着你在那方面实践得多。

    如果不引入客观的时间投入统计,而只是凭感觉走的话,很有可能我们会给自已制造一个“美丽的误会”。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时间的感觉受年龄、事件、环境的影响而有很大不同。当你从事喜欢的事情时,你会对时间流逝毫不在意,而当你从事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以自已为例,这三周我都沉浸在写作的快乐中,完全没有意识到已经在写作上投入了如此多的时间。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写作时间的增长,就意味着其它学习项目投入时间的减少,甚至还影响到我的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这种状态继续下去的话,必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跃迁》一书中提到:

    在短暂的时间内,人和动物并无优势,我们的优势在更远的时间里。

    如果着迷于短期的快乐体验而忽略了更长远的整体规划,那这条路也必不长久。因此,必须从自身的人生目标出发,合理的规划分配时间,通过实践来不断验证自身的学习成果,最后,再把一切都留给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实践检验学习成果,用时间投入规划行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d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