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4月26日。
阅读背景:
医生查房时抛出一个选择题“你们准备让老人从哪里走?如果选择在医院,那就这样等待;如果选择在家里,可以现在考虑出院,以免留下遗憾,看情况难以预料,可能随时……”。从昨天晚上吴虹校长提出“自我定位”开始,好像一直在面临选择题。前一段时间公公不愿意来医院,一是他觉得治疗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二是医生也不建议到医院这个环境了,并给开了药请人在家输液。结果公公“想通”,才重回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每次除了换换房间,其他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医生怕他经不起折腾,不给做任何检查了,只是开营养液维持。但这难以维持的一天还是摆在面前了,内心揪痛,难以静心阅读。
寂静的走廊阅读目标:67~84页。
阅读内容:
第二章:宾至如归——入口和公用区域。步入学校是学习旅程的开始,聪明的想法:标志性元素;口处的安全问题;学校的核心与积极的社交氛围;社区公共区域和社交;学校公共区域作为社交中心;更小一些的公共区域空间;学习社区的入口;营造宾至如归的入口设计方案建设。
阅读笔记:
1.来访者可能想着自己是否容易找到目标地点,并感到迷失方向的焦虑,来访者觉得自己是宾至如归,还是有所震慑,完全取决于入口处的设计。
2.令人宾至如归和传递积极信息的设计原则,在此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我们可以导入视觉和空间的线索,让所有来到学校的人对该地点有所认知并产生归属感,同时也为他们的来访设下愉快的基调。
3.标志性元素应该令人难忘,具标志性,而且理想的话与学校或社区的特质、历史、理念相关。
4.在学校入口空间展示的艺术作品,应该获得和运动赛事奖杯及照片一样的荣光,因此不要把作品张贴在墙上,而是放在橱窗里或装裱起来。
5.不管规模大小,在学校增添共同区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让他们通过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阅读感悟:
这一章主要牵涉的就是细节的问题,包括学校入口处的设计、与公共停车站的距离、来访者逗留的空间、采光(哪种光如何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声响(哪种材料易于吸收噪音而不是反弹)、家具的材质、桌椅的摆放、标牌的设计、作品的展示、科技的应用是否方便、公共区域的布置等等。
不得不说,这真是既懂教育又懂心理又懂设计的一个人写的书,只懂设计不懂教育,设计难免主观化,机械化;只懂教育不懂设计,难以从建筑的整体构造去把握;不懂前两者而不懂心理的话,难以设计出充满温情的校园。体来说21世纪的学校设计应该是充满温情,充满关爱 ,充满新奇和创新、人人向往、与社会融合的一个场所,而不是关起门来做“产品”的工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