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仙”李白俨然成为一个符号,他的才华横溢、他的潇洒不羁都令后人艳羡无比。可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李白也有自己的情感、情绪,遇到让他不开心的人或事,他也会发牢骚,甚至骂人。当然,是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写诗。比如下面这三首名诗,都是这类的作品。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邕时任渝州太守,以文章、书法、碑刻名世,有“北海三绝”之称,是当时第一流的文化名人。李白当时不过二十出头,带着自己的诗文去拜访李邕,可是不知为什么,没能见到李邕的面。本来这事也很正常,毕竟人家是名流,岂是你一个毛头小伙想见就能见的?
可是李白不这样想,事后他就愤愤然写了这首《上李邕》。诗中他自比为“大鹏”,说了一堆大话,又借用孔子“后生可畏”的典故,对李邕表达了强烈不满。李白卓尔不群的个性,由此可见一斑了。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涂,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如转蓬。
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0)前后,李白已届不惑之年。第一次长安求仕的失败,让李白心情很不好,萌生了退隐江湖的心思,所以来东鲁找第一剑客裴旻学剑。
李白的落拓不羁,遭到了鲁儒“汶上翁”的嘲笑,于是他写了这首诗予以回敬,嘲笑汶上翁的“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但这首诗为后世重视,还是因为李白在诗中以他一生的偶像、战国传奇纵横家鲁仲连自励,阐发了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道家思想,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这首诗约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经过一年多的夜郎流放生涯,蒙赦后来到了江夏。此时安史之乱战火未熄,李白写了不少诗抒发他报国无门的烦闷,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江夏赠韦南陵冰》,其中有一句是“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一般的凡夫俗子,又岂能明白李白狂语背后的意义?一个姓丁的少年写诗讥讽他,原诗不存,而李白的这首答诗却流传了下来。
开篇就是“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不免令人莞尔,而全诗也纯是李白式的达观和幽默,虽是戏谑之作,却不乏豪情壮志。就连说到“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时,也显得那么洋洋自得——不错,我李白就是天生的狂客,谁又能改变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