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没回家读了几本书,分享一本《非暴力沟通》,一开始以为是讲说话的技巧的书,读完才意识到,沟通的本质不是在于如何去说,而是语言背后的思维,如何去想,如何去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觉得比较实用的一本书,书中内容很多,我总结下来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方式:
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1.观察——分离事实和评价;评价导致让地位不平等,自己高高在上
2.感受——分离情感和想法;想法导致带来都是你的错
3.需要——分离需求和回应;说服,陷入自我辩护,也会带有指责
4.请求——分离请求和命令;命令导致对方不是服从,就是反抗
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看重观察,而不是评价,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的表现。举几个例子描述下:
观察:
1)张三总是迟到属于评论;
2)张三本周迟到4次属于观察。
感受:
1)我进来的时候,你没和我打招呼,我认为你不在乎我,属于想法
2)你没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单,属于感受
需要:
1)朋友叫我外号,我很难过(未表达需要)
2)朋友叫我外号,我很难过,因为我想要得到欣赏(表达需要)
请求:
1)我希望你们和我在一起时,不要有什么压力,什么话都可以说(未表达请求)
2)你们是否可以告诉我,我怎样做,你们在和我谈话才能放得开?(请求更具有建设性)
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案例:
一个妈妈回到家,看到青春期儿子把臭袜子扔在了桌下,气不打一处来,吼到:“你从来都是乱扔东西!懒死了,房间也不收拾!”
儿子一听也很生气“你就看我哪都不顺眼!怎么做都不对!”于是,啪的一声关上房间门。结局自然是,俩人都很生气,妈妈无心做饭,儿子气鼓鼓的也做不好作业。
如果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妈妈会怎么说呢? “儿子,我看到你的袜子在桌子下面(观察),妈妈生气了(感受),我想下班回来看见家里干干净净的(需求),你能不能把袜子放到洗衣筐里(请求)?”
儿子也许会不太情愿,可能会说“哦”“行”“等一下啊。”但是和第一个场景相比,他更有可能把袜子收起来,也不会和妈妈顶嘴了。
因为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中,不含批评(乱扔东西),指责和人身攻击(懒死了),没有进攻就不会有反击,一场硝烟就可以避免了。
之前很多时候,自己跟带着上帝视角跟自己沟通的人面对面沟通时头皮发麻,自己也同样会有上帝视角跟同事,朋友,亲友沟通的时候。同时自己曾经也是一个不会表达感受的人,会封闭自己的想法,将不好的感受藏起来。看了书之后我会尝试跟朋友,家人去表达感受,我发现跟家人、朋友相处更融洽,自己也更开心了。
非暴力沟通不是要求别人用好的方式跟自己沟通,而是自己也可以用好的方式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批次相处的距离或许会相对减少,家人间可能也会没有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