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列强帮助,清朝打不赢太平军。从太平军后期作战看,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一度横扫清军,夺取江浙,气势如虹。但是,列强支持清朝,改变了战局。
南京陷落,李秀成逃到山上躲避,被湘军抓获。两江总督府里,李秀成写下了数万言的自述书,提到了太平军战败的重要原因:列强支持清朝。
李秀成感叹:“若非洋鬼帮助,李抚台也不能奈何。”意思是,如果不是欧美列强协助,甚至出兵参战,淮军打不赢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夺取南京,占据半壁江山。此时,列强与清朝出现摩擦,且太平军势头正旺,并没明确帮助谁,而是坐观局势发展。
1860年,李秀成东征江浙,摧毁“江南大营”,乘胜夺取江浙地区,有了跟列强联系的渠道。
李秀成东征时,列强正跟清朝打仗,便想帮助太平军,获取权益,但洪秀全并不答应。
清朝战败,签署条约,列强得到了好处,且清朝开放的口岸,很多都处在太平天国辖区或者双方交战区。
列强想要将纸面上的协议变成现实,便选择帮助清朝,组建“洋枪队”,甚至公开出兵协助,一起绞杀太平军。
1861年,陈玉成、李秀成分两路西征,一路所向披靡,前锋抵达汉口。英国参赞巴夏礼以影响通商为由,阻止太平军攻城,陈玉成又等不到李秀成,只好返回安庆。
安庆陷落后,太平军依然占据江浙,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此时,列强不但出兵帮助清朝对付太平军,阻止李秀成攻打上海,还用军舰运输淮军,使其顺利抵达上海。
1862年,李鸿章才组建淮军,人数才6000,战斗力一般。此时,李鸿章的任务是东征,与李秀成掰手腕,列强则将淮军从安庆拉到上海,让他有一块立足点。
淮军、楚军是清朝投入江浙的主要武装,但李秀成、李世贤很能打,太平军坚守城池,若非洋人的“开花大炮”,清军岂能轻易摧毁堡垒?
湘军与太平军过招,是采取“堡垒战术”,与太平军拼消耗,打持久战。淮军与楚军则比较顺利,几个月甚至一个多月就能破城,湘军则是两年左右,这与他们装备西洋武器关系很大。
黄呈忠、范汝增,李世贤麾下悍将,率兵攻取宁波,清军闻风而逃。结果,英法以影响通商与侨民安全为由,让太平军放弃武装,遭到拒绝后便出兵参战,舰队也投入战场。
列强帮助清朝,让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将领苦不堪言,尤其是李秀成、李世贤兄弟。如果不是列强干涉,太平军不必两线作战,可以先巩固江浙,然后与湘军争夺上游。
李秀成东征江浙,是希望能夺取财税重地,打通对外联系渠道,从而组建一支近代化的军队。一旦军队训练成功,太平军水陆并进,湘军就得遭殃。
但是,列强选择清朝,太平军终究要面对劲敌,走向失败。李秀成自述中,承认对方武器的先进,也建议曾文正要学习西洋科、军事,尤其要重视海军建设,否则清朝将会迎来更大的苦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