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某日
写于孤单的上海
在公交上听到别人的手机铃声,很熟悉很熟悉的旋律,可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是哪首歌。
终于又是周末,拷了一大堆工作回家做,班车公交车倒来倒去,忘记了周末应有的感觉。
跟朋友说一件事,跑题太远,忘记了想表达的本意。
……
忘记的东西越来越多,忘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可是,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当你以为已经忘记的时候,其实它早已融入了你的血液里,比如,亲情。
昨晚看《朗朗和检察官》,赫俊的姐姐和爷爷在聊天,聊起姐姐小时候叫木瓜,经常被人嘲笑像木瓜一样丑,只有爷爷告诉姐姐,姐姐像木瓜花一样好看,才叫木瓜。感动,而感慨。
电影《情书》里,阿树病好了,和爷爷在院子里散步,爷爷指着一棵树问阿树,你知道吗,这棵树是在阿树出生时爷爷栽下的。阿树感动着,才知道爷爷多么爱自己。
忽然想哭,放声大哭。因为一种情结,一种缺失。
以前看过一篇散文,作者说前夫打来电话,告诉她前夫的外婆去世了。作者匆忙忙地赶回曾经的家,一路上含着泪和悲痛,因为在那个曾经的家里,前夫的外婆是最疼爱她的人。
对于赫俊的姐姐,对于阿树,对于文章的作者,除了羡慕,还有黯然。
从小到大,身边的小朋友、同学、好朋友多少次提起这几个字眼: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这些字眼代表的人物对他们的疼爱。
我没有。原因复杂而懒得梳理。
一直是缺憾,不经意溶化在心底。以至于恋爱时一遍又一遍地问他:“你爷爷还有吗?”
“奶奶呢?”
“那外公外婆呢?还有吗?”
“烦不烦啊你?”
不烦,真的不烦,直到得到所有答案,轻轻地叹气,然后又继续“忘记”,等待不经意间再想起。
有些缺憾,也许是永远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然而惟有忘记,才能前行。
然后,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处,毫无先兆地,被一个偶然的动作或者眼神或者情节触动,悄悄转过身,若无其事地抹一下眼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