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某一天,我确定了我的最爱,那就是文字。
至于其它的,诸如诵读、瑜伽、跑步等,都是为我的最爱服务的。
既如此,也不该忽略了。毕竟诵读可以增强自信,还可以通过诵读文本接触美的文字。而瑜伽和跑步,是有助于健康的,而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好的身体,最爱终将被辜负。
可是后来发现,时间有些不够用,特别是情绪不好的时候,诵读就会被冷落,锻炼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
为此心里挺不安的,如果哪一天没有达到预期,就会很烦躁。
但仔细想想,时间真不够用吗?为何心情好时啥都能做到?
看来问题的根源其实不是时间,而是情绪自控能力欠佳。
作为成年人,动不动受情绪影响,是不是太丢人了?
或者说,从这个角度看,我其实还不算一个合格的成年人?
好像还真是!人生数十年过去了,多少往事证明,我就是一个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
真是悲哀!可我不能逃避这个现实,逃避意味着永远不能改变,那就永远不可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小时候情绪不好了,可以哭一场,然后在爸妈的安慰中开心起来。
上学时情绪不好了,就开始不再对父母说了,因为那时父母越来越忙了,还有弟弟需要照顾,我怎么能给大人添乱呢?
于是交了朋友,有了新的倾诉对象。却终很少有长久的,也怪自己缺乏辨别力,不少友谊只能因遇人不淑而土崩瓦解。
工作后又因为情绪影响,推迟了进修毕业时间,浪费了许多光阴。
近几年来,又是因为情绪不稳定,才让自己最钟爱的文字梦一再搁浅。
而今岁月蹉跎,深感时间流逝之快,而人生之无常太多,故想珍惜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想做好。
却又在一次次的情绪波动中,打乱做事的节奏,空留许多感慨遗憾。
今天与孩子们学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又一次被伟人的精神震撼了。
生活中谁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调整好状态,能否全身心投入要做的事情中去,能否不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马克思这类伟人,他们没有生活在真空里,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影响。
可他们有坚强的自制力,有坚定的目标,有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
所以他们成功了,而我们大多数人却一辈子陷在泥淖中不能自拔,如此又何谈做出成就呢?
我想到今天我才明白,我之所以这么久都没处理好生活工作和爱好之间的关系,不在于时间不够用,而在于我自己不会调控情绪。
感谢今天的文字练习,写到这里,我忽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