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是国产电影题材的突破,结构工整、剧情合理、演技在线,搞笑和感人都做到了,兼具有所言有所传达。滚滚灰尘中勇哥在诡异凶残的印度佛像上以人身见佛性堪称全戏最高超的处理,那一刻,勇哥是不是被人世间生老病死之苦深深震撼了,同时被自己的牺牲精神给深深自我感动了呢,佛性是不是正是这样一种震撼、悲伤、怜悯、慈悲、自我感动这些精神可卡因带来的巨大的幸福感和满意感呢?这是发散出来的题外话了。
影片这么好,但是抱歉,我想到科研人员宵衣旰食,无数次失败之后再尝试,巨额的耗费、每一步技术上的小小推进,最后奇迹般的成功的场景; 我想到以他们的成就得不到相配的报酬,家人和小孩得不到好好的照顾;我想到年轻优秀的学子新鲜的血液报考志愿时遇到的现实压力而去划掉生物制药专业;我想到因为药企倒闭而永远无法有新药从而无法得到救治而等死的别的病的病人,我无法给电影九分。电影中的药企是脸谱化的坏人 ——也许有时候在短短的电影时长里为了达到效果需要简单粗暴的戏剧冲突和对立,毕竟这仍是一部需要票房的商业片,为了更加煽动情绪的目的甚至只敢为诺华说了一句话 (但是毕竟还是留下了最不能删除的一句话):“提醒庭上注意 是诺华救了病人 不是陆勇”。这是那些向药企头上砸粪的人们自以为正义的立场的阿喀琉斯之踵啊!到底是谁在救人?不是印度厂商也不是“药神”。 除此以外的药企的立场完全被消音了。我为医药从业人员赶到难过,难道谁不是最初怀着一颗治病救人、消除人世间病痛的理想投身于此的呢?就这么被设计成了反面典型。然而这些种种讨论,似乎在人命面前,在吕受益作出那个悲伤地决定前望向儿子的那深深一眼面前,全部都太轻太轻了,对啊他们只是想活。也许真正应该讨论的问题是:暴利和利润的边界在哪里?国家、政府又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去调节道理和人情的两难? 如若能让观影者为因贫穷而活着等死的人群感到震撼,以获得更多关注、产生良性的讨论以及甚至能对今后的立法或国家制度产生影响,这才是影片最珍贵的地方——现实的意义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