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书店| 物外之物

作者: 梦忆北兮 | 来源:发表于2018-10-04 09:52 被阅读55次

在自习室里看书,不禁想起昨天的相遇,想来,该记录一下在“物外”的一些见闻。

(以下的“物外”为武汉物外书店)

第一次去“物外”,是大一修摄像课时老师选定的外景场地,因我不喜拍人像,便走进了一家书店。

这次便是第二次去,和上一次没什么不同,依旧是随处可见的读书人,台阶上有之,地板上有之,窗台上有之,有的干脆索性靠在书架上品读。

这天“物外”是我唯一的目的地,便没有打开镜头,亦全无在书架前的走马观花,而是真正地读书里书外,看人来人往。

常规书店内有许多样本供人翻阅,“物外”的不同在于,它的每一本书都被细心地包装好封皮,并贴有“样书,请小心翻阅”的字样,虽然还是有些许磨损,但终究是不难看出对书籍的喜爱。

我个人选书,多半是没有目的性的,大抵是觉得,书与人类似,相遇是靠缘分的。便找了一本宋史,拿离书架,捧至台阶上阅读。

“物外”

其间,遇到带孩子来的父亲。儿子央求着要一本甚是欢喜的书,父亲问他缘由,小男孩双眼闪烁着津津乐道,具体的内容记不清了,大概是想通过言语来获得心仪之物吧。一瞬,像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幼时的影子。年幼的我并不喜读书,心沉静不下,书里的文字便索然无味,只是母上大人分外喜欢带我去书店。长大后问及原因,她说,即使你不喜欢,也要给你一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许是她的良苦用心奏效,又或者是我的血液里淌着她的热爱,日后,我竟真的爱上了读书。那时因为去书店可以不用马上回去做作业,我倒也乐得自在,便装模作样地选上几本,但多以漫画、彩绘为主,回想自己当时的神情应该与今时的小男孩别无二致。

读书间隙,偶然抬头,撞见一位哺乳期的母亲,她推着婴儿车,小心翻阅展台上的书籍,大概沉迷其中,身无外物。推车里的小婴儿似是有些不耐烦,适时地响起一句哭喊来提醒她,这位年轻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弯下腰对孩子做了“嘘”的手势,小小的婴儿哪里懂得,继续不知疲倦地哭喊,她急忙放轻脚步快速地推着孩子出去,生怕惊醒某个读书的世界,这一举动难免与周遭高谈阔论的过客呈对比,素质高低可见一斑。

末了,将离开时,注意到窗台上坐着一位白发老人,架着花镜,孜孜以读。他的穿着以灰色为主,灰色的老式衬衣,灰色的粗布长裤,灰色的长筒袜,脚上踏着一双军绿色的布鞋,臂上挎着灰色的些许褪色的布包。他坐在那,与身后落地窗外熙熙攘攘的世界格格不入,也许他的年纪让他正如这布包一般在褪色,但我确信,我看到的他是发光体本身,胜却所有璀璨霓虹。他该是活得怎样的透彻而简单。走过整个沧桑的流年,依旧明亮如辰。本想,抓起手机将老人定格,可又甚是不忍打扰他的世界,愿他安好。

“物外”

走出书店,以一张《听你的》的账单小票作结。日后有机会再讲这本书的故事吧。

相关文章

  • 物外书店| 物外之物

    在自习室里看书,不禁想起昨天的相遇,想来,该记录一下在“物外”的一些见闻。 (以下的“物外”为武汉物外书店) 第一...

  • 悠游物外之“物”

    春天不是读书天。听听直播换换口味。就有了刘姝滢的“野茶反思”和立维的“曼谷美学之旅”。 去年曾看过一篇姝滢的专栏文...

  • 在物外书店

    今日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教主带宋小无去鱼乐贝贝游泳了,我在物外书店泡了一两个小时,翻了152本...

  • 寻访物外书店

    周五从黎黄陂路办完事,看看时间11点多距离下一地街道口13点半的碰头时间还早,就慢慢往中山大道方向踱步,一方面靠近...

  • 武汉物外书店

  • 物外书店有感

    昨天是周日,在物外书店闲逛,我喜欢逛书店,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去书店,都会想起自己家里的书架上有很多书都没...

  •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细细体会这些物外之趣。 生活其实很美好...

  • 读《菜根潭》 1

    一、观物外之物 思身后之身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

  • 每天捕捉一点小美好,这是我力所能及的,最小的生活仪式感

    春节期间逛了两次书店。 一次在西西弗书店,一次在物外书店。在物外那次尤其好笑,隐形眼镜意外沾了上了眼睫毛,实在太难...

  • 设计模式之二 建造者(Builder)

    引言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最近在写自己项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外书店| 物外之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fx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