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诚善者美文美德散文读书
家乡记忆:除夕那些事(上)

家乡记忆:除夕那些事(上)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10:48 被阅读80次

家乡是一个江南小城,秀美而低调,是充满温情和水的地方。

每年农历最后一天,是为除夕,但家乡的人们不叫除夕,而是叫大年夜,腊月二十九,则俗称小年夜。大年夜是家乡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俗,有关准备工作,是从腊月起就逐步开始了。

村里的习俗,腊月二十四送走灶神后,就要开始蒸年糕。江南农村历来是稻米种植为主,年糕通常是用三成粳米、七成糯米混合制成的,喜欢吃有劲道一点的,也可按粳四糯六的比例混合。做年糕先要将米淘洗干净后,用石磨磨成米粉作为原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石磨的,老辈人说,用石磨磨出来的米粉又香又糯。那几日,耳朵边总是哗哗的石磨声。

蒸糕是个力气活,要把木制的圆蒸桶放在盛水的大铁锅上,把米粉一层一层撒在圆蒸桶里,灶膛内用烈火旺烧。火越旺,蒸制的米粉胀得越发,乡亲们就认为是好兆头,即稻也发,家也发。所以蒸年糕时最忌生人窥视,认为生人看了会蒸不熟,如果蒸出夹生的则是大不吉,预示着来年要倒霉。

蒸熟的米粉叫胀粉,先要取出3块粉团作祭田神之用,全家要人人吃一小块胀粉,表示每人长了一岁。家人还要用胀粉搓成一条米蛇,放在米囤里,认为可以防除蛀虫。胀粉要经反复按揉,压出其糯性来,最后切成条状年糕,和以黄糖、白糖的,则称为黄糖年糕、白糖年糕。糕的谐音为“高”,象征着生活年年高。

办年货,备菜肴,贴春联,挂年画,这些也是除夕前必要的准备工作。过去村里乡亲大多生活贫困,一般家庭采办年货,荤食有鱼有肉已心满意足了。鱼表示“年年有余”,肉表示“吃肉有福”。鱼是村上河荡里养的,腊月二十七开捕,那可是村上的大事。有大青鱼、草鱼、扁鱼、鲫鱼等,各家各户都能分到。猪肉要到街上买,因为农民家养猪大多是卖了换钱用的,很少自己吃,也有个别养猪大户年前会杀猪。

家乡人吃年夜饭的特色佳肴,有肉酿油面筋和鸡蛋饺,过去只有过年才吃。年货中大量的还是蔬菜,青菜表示“有清有头懂事理”,菠菜表示“有巴有望健波波”,芹菜表示“勤勤俭俭会当家”,萝卜表示“兴隆发财”,豆芽表示“万事如意”,百叶表示“长命百岁”,大蒜表示“当家理财会算计”。另外还要准备一些长生果、甘蔗、寸金糖等糖果点心,也都寓吉祥富贵,健康长寿之意。

准备的年画主要是一些神像,如财神、田神、圈神、蚕神、河神、井神、门神、灶神、天官、地官、水官、土地菩萨等,还有传说中的猛兽“年”的画像。不过那都是旧风俗了,现在没有了。

家乡有除夕调石灰水在门前屋后画上各种吉祥和避邪图案的习俗,最常见的是画有弓和箭的图案,所以俗称画弓箭。画弓箭由村上的青壮年男子担任,一般由两人搭档,一人拎一桶石灰水,一人拿一把稻草刷子或旧苕帚就可进行。挨家挨户地画,画累了两人替换着画。弓箭一般画在门首或窗前,用以避邪。

农家门前晒场上的大米囤上,也要画一张大弓,还有一支蓄势待发的飞箭,意为射杀邪魔和稻田害虫,如蝗虫、螟虫、蠓虫等。在农舍的其它部位则可随意画一些元宝、飞钱、定胜、花瓶、戟等,包含平安吉庆、富贵发财等意思。

除夕中午,家里大都是很简单地下碗面吃,因为都要忙着做年夜饭,还有斋神、祭祖的事。这些都是大事,上午开始就要准备,所以没有心思做中饭。

相关文章

  • 家乡记忆:除夕那些事(上)

    家乡是一个江南小城,秀美而低调,是充满温情和水的地方。 每年农历最后一天,是为除夕,但家乡的人们不叫除夕,而是叫大...

  • 家乡记忆:除夕那些事(下)

    除夕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就是下午了。 二时过后,村上各家各户就要开始斋神,先把田神、财神等各种神像一个个供在长供...

  • 乡愁

    时间模糊了记忆 那些情,那些事 抽象了 那些景,那些人 模糊了 而今忆 曾不知家乡与故乡 错把家乡当故乡 曾不识乡...

  • 家乡那些事

    读沈从文的《边城》,忽地想起他的故乡凤凰城。原始的凤凰城:锦山绣水、故城古堡、文物典藏、甚或一石一潭、一街...

  • 记忆中的那些事之家乡景

    (一) 我记忆中的家处于的位置是在一个叫阳家台的小乡村里,我家的房子坐落在两座高百米不到的两山之间的西山头脚下。对...

  • 年的仪式感

    今年家乡的政府规定不让放鞭炮,除夕打了一晚的麻将,然后美美的睡到自然醒。 记忆里的除夕夜,都...

  • 那些,关于家乡的记忆

    不知不觉,巴西又到了雨季。夜里,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惊醒。听着雨声敲打在屋檐上,滴滴答答,思绪不觉回到了我的家乡...

  • 家乡记忆一二事。20180217

    01 我爸妈年轻的时候就在深圳创业,所以我从小在深圳长大。回家乡已经是很小的时候的事情了,当时爸妈都不回老家,只有...

  • 【散文】那些除夕 ,永恒的记忆

    那些 除夕,永恒的记忆 汉语飘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辞旧迎新的...

  • 记忆中的槽上、割草那些事

    我们村北头老井的北边,是我们一大队饲养牲口的地方。村里的人都习惯的称它为“槽上”。 社员们走到路上碰着了一招面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记忆:除夕那些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id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