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

作者: 西风破_7b95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11:09 被阅读0次

      纵观世界文明史,古希腊、古印度、两河流域、印第安、玛雅文明,在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文明进化史中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有的甚至在其他文明的碰撞、兼容中黯然消失。要有,也只是流于形式的表象。而中华文明同样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外族入侵、民族战争、宗教排斥、焚书坑儒、思想禁锢、多民族文化融合、西方文明演变的生灵涂炭和文化蹂躏后,不仅坚韧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而且象长河一样,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滋养,反而通过兼容并蓄成为浩浩荡荡的文明江海。从苍山洱海到白山黑水,昆仑绝壁到中原大地的广袤大地上,飘荡着古典的、现代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之魂。

      难怪,就连那个青歌赛上,国旗是什么东西都讲不上来的民歌王石占明,能够以一曲《桃花红,杏花白》的山西民歌,唱的来自五十六个民族的听众魂牵梦绕,荡气回肠。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源自全场听众的共鸣。这种共鸣就是中华文明的同源同根。无论你讲哪一种民族语言,只要同饮黄河长江水,灵魂深处的根就会作祟。

      一段时间以来,所有的传媒平台到处充斥着碎片化的网络语言,强烈的自我意识、历史虚无主义、中西文化中不知所云的杂交词汇,使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淹没在如同飘浮在半空中的蒲公英般的虚假文化中,看似丰富耀眼,实则毫无内涵的虚假文化繁荣占据着国内的众多文化版面,民族文化仿佛失去了扎根民族沃土,滋养其生长的长江大河。这种虚假文化现象,不仅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国家更是以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形式,拨乱反正,拂去障眼尘埃。再一次提出并强调了文艺应当扎根基层“接地气”的文化倡导。

      中国民歌大会继成语、诗词、朗诵大会后,再一次掀起了尊重历史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浩浩民族风;而朗读者、信中国、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如果说前者是表象的视听形势的文化导引,后者更是将深层次的、触及灵魂的东西弥散开来。胡德夫先生极具震撼与穿透的一首《来甦·秋思》让我们回到元代,目击战乱与屠戮后悲凉的古人心绪,老屋枯藤,断肠孤旅;而陈彼得先生的《青玉案·元夕》更是在灵魂深处受到古人隐隐的呼唤,呼唤文化的传承与续写。他饱含深情地朗诵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时,当代国人在侵略与蹂躏下的悲愤与抗争,这充满血泪的土地上的哀唱与觉醒催人泪下。这就是泱泱华夏的中华文化魂!

      魂兮归来,是我们回到了出发的原点。尽管曲折,血脉中流淌的东西永远不会丢失。当然,我们传承文化不能片面地落入公知、大咖们炫耀的流行文化 “炫酷主义”,更不能落入抱残守缺的“复古主义”陷阱,传承、批判、融合是唯一的途径。最后,笔者以一首《中庸》为题的小诗结尾:

华夏五千年,

文明独浩然;

长江复黄河,

中庸世界观。

(鄂尔多斯分行  秦根基于5月20日,手机:13314778043)

相关文章

  • 魂兮归来

    我是大了以后才知道有个中元节的。 年少在金井乡里,每到此时,大人总是神神秘秘,也不说个所以然,只是不让我出门,要去...

  • 魂兮归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举国人民欲断魂。借问魂兮归何处?有人遥指古籍中。 ...

  • 魂兮归来

    纵观世界文明史,古希腊、古印度、两河流域、印第安、玛雅文明,在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文明进化史中逐渐变得支离破...

  • 魂兮归来

    数十年前的朝鲜战场,炮火连天,血浸三尺。年青的士兵在死神的镰刀下挣扎。他们生于乱世,匆匆长大,只为用血肉之躯挣得民...

  • 魂兮归来

    题记:活着,不是如此卑微如尘地接受被死亡,活着也不是如此艰难困顿地被羁押,被役使,被弃置,被杀戮;活着也不是简简单...

  • 魂兮归来

    大伯今日回乡落葬! 大伯生于1940年,生肖龙,11月28日殁于天津,享年79岁。在老庞家儿女中排行...

  • 魂兮归来

    我醒来第一句话,没有问我在哪里。我很想知道我在哪里,却跟我妈说,我说: “妈,我想上学。” 如果你对我的过去了...

  • 魂兮归来

    我接触现当代及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和流行小说等文学的书要多些,相信现在有阅读这个爱好的人多数是这样的。现在我们一切向...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你倒下的时候 是否还穿着单衣 冲锋的路上 你把枪弹看似风霜 你倒下的时候 是否还望着故乡 多难的厚土 烛...

  • 魂兮归来

    窗户的玻璃被轻轻地掀开,一个感觉中似毛茸茸的东西轻松地飘然而至。没错,玻璃是被掀开的,如同掀开一面窗帘的下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魂兮归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lh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