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工作,好几个月没参加线下的聚会,久不参加比较心怯。这周冒着加班被叫回去的冲动,鼓足劲去看看很久没看到的“朋友”(打引号是因为不清楚这么长时间,还有人记得我么)。到达目的地,时间刚好,简单的寒暄过后,已经完全没有之前的亲切感了。有点不得劲,可是无法阻挡走出今年第一步的想法。不能再龟缩,这种状况看似安全,但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引发崩溃和瓦解。如何破解,生活在各种不可知的变化中,无论结果怎样,都应积极准备和面对。
聚会按照群发的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分享者开始分享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落下了太多,这更进一步说明没有白来。中途退出,再回归,不代表别人还在原地等你。自我介绍的时候,要给自己贴标签,其中之一就是希望今年能更open。清楚的感受到,跨出这一步内心的“不舒服”,但是没超过极限。罗胖在罗辑思维引用万维钢老师的文章,其中就有提到,研究者发现人类介于恐惧区和舒适区的学习区,如果保证15.87%的比例,学习效率会最大化。每个人的15.87%都不一样,因为舒适区有大有小,但是我不介意慢慢扩张它。
后来还是被叫回去加班了,目的已经达到,还有不小的收获,看到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努力的进步,我也蠢蠢欲动。进步的路上也不完美,甚至太粗糙,但他们都很认真,而我不应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一转眼,又落后很多。
一直以来都很心焦,老梦想着撞大运,有一天一夜暴富,计划着这个月能背多少英语课文,一个月搞定Python开发……这种幻想不匹配能力的时候,是最辛苦的。这种时候太适合看书了,刚开始强迫,慢慢进入佳境,运气比较好,小区旁边就有图书馆,天时地利人和。不用自己费尽心力说服自己,看书的过程就会发现自己多幼稚和无能。和看电影一样,看书会上瘾,所以尽量规划自己看些力所能及的思想类,一些杂书,和可实践的相结合。
很期待自己今年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