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看到题目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是不是想到我在劝您不要刻意练习,但我看到这句话时脑子中闪现的还有另一层含义:去,你的刻意练习。我没有玩文字游戏,只是想以此做个事例,同时推荐一本书给你。这本书可以说是这段时间给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
因为我用了几乎21天阅读思考讨论了这本书,在此特别谢谢桃计划,让我有机会慢下来参与,真的开始思考一本书和参与我实际生活的意义,落实到“学以致用”,哪怕一点点。
你要有自己的观点!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读书写作运动学英语每天打卡,坚持了一轮又一轮。为了防止自己放弃利用打卡作为督促,坚持为了打卡,直到为了打卡而打卡。有进步吗?有收获吗?当完成自己的打卡目标时会问下自己,可是答案在多数情况下会让自己会很心虚。
经历过心虚几次后,我开始停了下来,问自己打卡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成长,那么成长呢?是为了让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但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打卡有成长吗?好像不大。更多时候是一种执念,或者说是信奉了“一万小时理论”这个执念。
很多时候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看到成长,还是因为没有完全做到“一万小时理论”提倡的时长,所以才一直不停掉坑、爬出来,掉坑、再爬出来。直到最近在读一本叫做《刻意练习》的书,并且第一次以一种共读讨论的方式进行。
共读这个方式不新鲜,这场共读的独特之处在于讨论,在于群主提出的唯一要求:你要有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其他人或书本内容牵着鼻子走,认为别人的观点或者被发表的内容才是重要观点。所以还没有读书,我就学到了凡事首先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去讨论这一点。
最好的学习方式!
我们看一下这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是一个断句练习,但同时我认为也是一个思维方式的转换问题。在不知道答案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这样断句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断句方式,“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你看同样的句子,标点符号位置不同就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答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是背后思维方式的不同,造就了两种答案。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习惯于从最简单容易的出发这无可厚非,从易到难,但往往因为前进了一段,看到了进步,就以为这样的方式会一直有效,然后就陷在这种自以为是的舒适圈里。
而为什么我会对这个断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我自己在做这个断句的时候,也许是之前练习的都规规矩矩,根本就没有想过稍微动一下符号位置,就可以改变句子含义。所以当老师公布答案的时候,会吃惊,会发出原来还可以这样断句的感叹。
自此之后每当我看到一句没有标点的短语时,脑子里都会出现老师讲这个断句时的画面,也会不自觉的去给没有标点的短语加不同的标点符号,看看句意有没有改变。之前我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直到看到《刻意练习》这本书,它提到了一个词: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创建的越好,对技能的提升就越有效,那什么是心理表征呢?就是我看到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会不自觉用不同方式断句这件事,是因为我心里有个老师教我们断句的画面。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表征,所以才会有我前面提到的题目。
读书不如用书!
21天读一本《刻意练习》,其中有13天我是在旅途中,旅途中带书阅读是常事,那样的阅读是一种我休闲放松的方式。但是这次好像有种带着“任务”来阅读的体验,最开始我是压力山大的。玩得时候心里总惦记读书的事,读书的时候又因一天疯玩昏昏欲睡并没有吸收多少。
共读的目的在于有问题提出来,会有伙伴给出他们的建议,然后你去尝试然后调整。所以当我给出我有旅途阅读障碍了,桃总给出了她的建议:玩的时候尽情玩,找固定时间段阅读,在玩的间隙思考书中概念如何应用。
我拿到这个方法,就在旅途后期应用了。没有贪多,放下了纠结,每天就读一小段,玩的时候就痛快玩,坐车或其他休息间歇就想下书中提到的概念和生活中遇到的事件是否可以结合起来思考。
刚开始联系很难,现在其实也不容易,但开始有了这方面思考的尝试,就发现原来很多概念是可以通用的。这个发现让我很兴奋,之前别人告诉你的,你接受了但不一定相信,自己通过实践真的感受到了,会有一种阻塞疏通的感觉。
当我完全读完《刻意练习》这本书,合上书开始思考这本书到底告诉我哪些的时候。有这样一些词汇一点点蹦了出来:建立有效心理表征,刻意的有目的的练习,找导师很重要,看反馈持续做,不断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也有学习提升方面的困惑,建议你也来读读这本书,不用很多哪怕学到一点用起来,就发挥这本书的价值了。谢谢桃共读,谢谢《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