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重视过界限吗?
最近跟一长期生活在英国的宝妈聊天,谈到了界限问题,她说英国人比较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譬如,邻居帮你收了快递,他会帮你送过来,但是绝对不会主动进门来;他们一家人去他丈夫(英国人)妹妹家的城市度假,如果他妹妹没有邀请,他们肯定不会主动去她家;如果他们去别人家里,2岁半的孩子不会主动去其他房间,也不会主动去碰房间里的玩具等......
而反观我身边发生的事情,有的小朋友会随意触碰别人的身体,去他人家里会随意探索别人的房间,在公共场所会大喊大叫......
以前,我只是觉得这些行为不太妥,但没意识到这就是界限问题,现在很多人会重视隐私,但是不太会重视界限。
2、界限不清会引发痛苦
仔细想想,夫妻之间、自己与父母之间、自己与孩子之间,有没有彼此干预过多,侵犯他人的界限,引发不舒服、乃至吵架带来痛苦呢?
父母有没有干涉你的工作、婚姻?
你的另一半有没有干涉你的兴趣爱好?
你有没有干涉孩子的习惯、学习、交友呢?
你是愿意被别人干涉乃至控制而闷声不响,还是会反抗他人的侵犯呢?不可否认,界限不清,必然会引发矛盾乃至痛苦。
3、你分清你、我、他了吗?
从小,老师就会教“你、我、他”,但是这几个词真正代表了什么呢?
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我”不能干涉“你”,我不能替你做决定;“你”也不要轻易来闯入我的空间、替我做你认为对我好的事情。他,是指其他社会人以及环境等,你没法左右太阳的升起与落下,你也没法干涉他。你、我、他之间是有界限的,不管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
1)、分清身体的界限。
前不久,迪士尼的摸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迪士尼内被8岁男孩摸臀?姑娘上前论理,反遭其母打头、推搡、辱骂”。我们且不管孩子父母是怎么表现,我们看下孩子的行为,不管孩子是有意无意,应该确实是碰到了陌生人的身体。
有孩子的家长仔细想想,自家的孩子有没有触碰过别人的身体?我是有看到过类似事情的,当时觉得孩子小,觉得好玩,但是没有想到,不及时告诉孩子身体的界限,后果也许会很严重。
教育孩子不能去随意碰别人的身体,别人也不能随意碰自己的身体。新闻里常会报道孩子被熟悉的大人侵犯,却没有及时告诉父母,除了侵犯者有多可恶,也有可能与孩子对身体的界限不清有关。
2)、分清空间的界限。
有没有孩子到别人家里做客,没有经过别人同意,就自己去这个房间看看、那个房间摸摸?很多人会觉得不以为然。那如果长大后,去别人的房间也是这样子,会不会就容易不招人待见。前面也说过,英国的孩子是不会这样做的。随着跟国际社会的接轨,我们的隐私感肯定会越来越强,而空间就是隐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同在一个屋檐下,当房门关着的时候,家人能否随意进出自己的房间?我最近跟小手帕说的是,如果门关着,进门前先敲门,如果你以后想一个人待一会儿,我们进入你的房间前我们也会先敲门。
还有很多家长是没有空间界限的,前几天,有个妈妈让孩子在公交车上练吊环,被司机制止后,还骂人投诉。且不说教养问题,究其根本是混淆了公共场所和私人空间,公共场所并不是放大的私人空间。
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譬如,不大声喧哗、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等。
3)、分清所有权的界限。
当孩子对自己的玩具的所有权萌芽时,是不愿意跟别人分享的。如果有其他孩子来玩,家长就会让孩子分享,孩子不愿意,家长会不高兴,觉得孩子太自私了。
要知道,如果孩子能分清自己对物品的所有权,也会分清他人对物品的所有权,对别人的东西就不会乱碰乱拿乱用。
4)、分清心理的界限。
一个内心独立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界限明确的人。他们会明确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事情,会尊重他人,不轻易抱怨他人。
当一个孩子的心理界限比较清晰,会清楚知道什么是我应该做的,而不会去依赖他人。譬如,吃饭、刷牙、洗澡、做作业等,父母只需要辅助一下。而现实中,孩子过分依赖父母,都与家长过分替孩子考虑操心分不开。
分清自己和他人不代表关系就变冷漠了, 反倒因为给了彼此自由和空间,在一起会更加融洽。
4、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家长却一直在帮孩子做事情
我们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很多时候善良的中国父母却在帮孩子做很多孩子可以做的事情。
看到孩子跌倒了, 赶忙跑过去扶起来,生怕摔疼了。孩子可以自己爬起来吗?当然可以,为什么不耐心等待孩子爬起来,给孩子面对挫折的机会呢?
孩子吃饭慢,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生怕孩子饿着,捧着饭碗满屋子追着喂。孩子可以自己吃饭吗?我们常会看到外国宝宝坐在椅子上,手上抓着饭菜,满脸脏兮兮但努力吃饭的图片。孩子在自己抓食物的过程中也在开始探索。可是我们很少给与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如果孩子不吃饭,不吃饭就饿着,让孩子体验一下饿肚子的自然后果。可是,有哪个家长舍得呢?
前段时间,被朱雨辰妈妈刷屏,她说“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的”,虽然很多人很惊愕她的言论,但很多家长其实就是这么在做的,从吃饭、上学、再到找工作、谈恋爱,无处不渗透妈妈浓浓的爱的干扰。
一边对孩子说“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边又默默帮孩子做很多。一边希望培养独立的孩子,一边又啥事情都给孩子铺好路。家长言行不统一,孩子的界限不模糊才怪呢。
5、思考自己的界限,培养有界限感的孩子
希望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想想“界限”这个看起来陌生的概念,想想自己有没有因为界限不清而困扰。同时,不要让自己的善意和好心入侵孩子的界限。
培养孩子的界限感,从早期教育做起。
物理上的界限,比较容易培养。譬如,培养孩子对身体的界限,可以用有趣的语言告诉孩子,如果有人看你身体某些部位或者你去看其他人的某些部位,就犯了“看看警报”,如果别人随意碰你或你随意碰别人,就犯了“摸摸警报”等。相信经过五六次训练,孩子就会清楚每个人身体的界限。
心理上的界限,是相互的,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培养。作为家长,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有没有侵犯孩子的界限,有没有守住自己的界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