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擅长用知识卡片帮你把书读薄的未来不怕。
5月共读的第二本书是《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作者李源将十几年的读书经验总结提炼成一套极简精读法,从选书、精读,再到知识管理。
昨天我们分享了极简读书法第二式:不选书 选作者,想要快速了解一个陌生领域只需阅读开创者、分歧者、综合者三类作者的著作。
今天继续练习极简读书法第三式:两种精读方法——独木舟法和核潜艇法。
图卡15:两种精读方法【知识描述】
独木舟法:是按照顺序从头读到尾的阅读方法,其优点是符合作者知识表述的逻辑。
依据二八法则,书籍中精华一般只占20%。如果从头到尾保持一个节奏阅读,会耽误阅读的速度。
因此在践行独木舟精读法时,要自己掌握步调和节奏,才充分发挥优势、避开劣势。
三步提问法:
1.读完序言和第一章之后,针对其中的概念列出5-10个为什么?
2.读到全书三分之一时,针对心中没有答案的问题问为什么?
3.读书的过程中,随时停下来问一系列“如果换我来写,我会怎样?”
阅读中不断提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和作者互动的过程。
核潜艇法:不按照作者的思路阅读,而是跳着读书。
两个重点:
1.从全书三分之二处开始读
一般这部分临近结尾,结论呼之欲出。先读完结论,再回过头带着问题阅读,很容易把一本书快速读完,而且有助于记忆。
2.寻找与全书最后三分之一有关的章节
读完结论部分,我们再回看目录,就可以快速找到感兴趣的章节,然后利用碎片时间慢慢消化。
【知识联想】
根据金字塔原理,大部分作者写作时都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框架。
1.开头:提出核心观点或概念
2.中间:为了说明观点,用论据进行论证
3.结尾:基于论证过程,再次点题升华核心观点
因此采用无论是独木舟法还是核潜艇法,都是基于书籍的整体框架,只需选择适合自己节奏的方式即可。
【经历联想】
这让我想到了平时追剧的过程,因为自己是个泪点颇低的小哭包。所以在追剧的时候常常先跳到最后几集,确认我喜欢的角色都走向美好结局。
再从前开始看嗑糖的部分,哈哈,这样算不是是知识迁移呢?
就像下图展示的一样,就算遮住了长颈鹿的一部分,你通过露出来的部分还是能够判断它是一只长颈鹿,而不会错误判断称熊猫、或是老虎。
图片来源《快速阅读术》【行动启发】
1.尝试实践两种阅读方法
2.不用拘泥于三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二这个比例,只需要根据目录拆出书籍的大体框架。
针对开头的部分的概念,提问为什么?
针对论证过程,提问为什么?
保持思考和联想,换位思考“如果是我写这段内容或是经历这样的事情,我会?”
这样是不是更好理解了呢?
【明日预告】
明天为大家分享人类底层的两种思维模型:严父思维&慈母思维。据说吃透这两种模型,再看人文社科类书籍,99%都能搞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