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推荐好文阅读。一篇是关于那些被寄养的童年造成的阴影。一篇是关于年轻干部下乡扶贫的发展。
我读小学便在亲戚家辗转,寄人篱下的难受滋味一半源于亲戚有口无心的耿直话语,拖油瓶呀,沾上就甩不掉呀,一半源于自我压抑。我无处可去,是真的甩不掉,她们无心伤人的话都是真的,我“做贼心虚”。过年时串门也是一副养不熟的样子,寡言少语,不愿在人堆里打转,独自在院坝转悠。我不想说话,生怕哪句掏心窝的话说得不对换来一顿说教。我想走,从小就想走。所以,考上大学后执意搬出去住。一旦离开,便害怕再回去,和亲戚的关系更加生疏。
我说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越来越沉默寡言,也说不明白被很多人爱着的自己为什么总是患得患失,但反复鼓起勇气仍然很难往回迈出一步。有时,有口无心的话才是最伤人的,以爱为名的教育才是让人压抑的。我从未看见迎面飞来的刀子,我身上从未落下一滴血,我却常常被恐惧深深攫紧。或许,自卑是从小融入骨子的,我害怕成为负担,害怕了很多年。
我所在的这个村的支书郭书记就非常年轻,才二三十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本地人。还有许多驻村工作队的队员都很年轻,他们有的甚至比我小十几、二十几岁,都叫我阿姨了。到农村来真正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奋斗的热情。
今天早上和郭书记一起到村里入户,看望村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宣传目前村镇的各项政策,和村民们谈心、拉家常,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去检查我们州直单位出资修建的乡村公路。看到年轻的郭书记和村民打成一片,熟悉每家每户的情况,切实为大伙儿排忧解难,心中就暗暗佩服。
年轻⼲部作为乡村振兴⼤考中的主⼒军和⽣⼒军,对青春的他们⽽⾔,积极投⾝⼤考既是接受锻炼的练兵场,也是⼀展⾝⼿的⼤舞台,在基层沉淀、成长,才能以更沉稳的⼼态、更矫健的⾝姿和更强⼤的能⼒迎接未来。
继续寻找作品,助力推荐美文助力上榜,欢迎来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