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问题的问题

作者: 迟玉龙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22:55 被阅读0次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引发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和痛苦哀愁,孩子手中的手机让家长“谈虎色变”,头痛不已,有些孩子也遇到了问题,被手机牢牢地控制着,甚至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老师和学校也遇到难题,害怕手机进入校园。都遇到问题,说明手机问题肯定有问题

《左传桓公十年》里有一篇关于“和氏璧”的文章,里边有一句话“匹夫无罪,怀碧其罪”。虞公听说虞叔有一块宝玉,想占为己有,虞叔不舍得给,后来又一想,这个东西留在手里迟早是祸害,于是就给了虞公。虞叔认为这块玉本身没有罪,留在手里就有罪了。

通过这个故事想到手机问题,手机本身没什么问题,留在孩子的手里就容易招来问题。父母把手机给孩子,是希望他快乐,认为手机是一种生活工具,处于这样的心态把手机给了孩子,可是又担心影响孩子学习。可是现实生活中,却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搞得夫妻反目、亲子大战、离家出走、更甚至跳楼。对父母而言,手机就像一块试金石,孩子小的时候,一家其乐融融,维持着表面的和平,看不出家庭里有什么问题,当手机进入家庭,拿到孩子手里时,相当于家庭里来了第四者,把整个家庭搅的天翻地覆。

手机对于家庭来说,有以下几个作用。

1、手机试出爸妈的爱和恐惧,如果爸妈内心是有爱的状态,对手机的到来是包容和接纳的,认为手机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如果内心是恐惧的,在孩子拥有手机的那一刻,会提心吊胆,就怕有一天,孩子被手机牢牢地控制,荒废学业。

2、手机试出了亲子关系的好坏,父母跟孩子之间,是否真的有信任感。试出了爸妈对孩子的真实的影响力,试出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3、手机试出了家庭冷暖。因为对待手机不同的态度,有的家庭热情扑面,有的家庭冷若冰窖。

4、手机试出了父母是以功利为导向,还是以人为本。是真的在乎孩子这个人,还是在乎他的分数。如果以功利和单纯的欲望为导向,注意力焦点向会盯着分数,嘴上说爸妈在乎你,不在乎分数,实际上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而恼羞成怒,这会让孩子精神分裂的。

5、手机能试出父母的爱是真还是假。美国文学家冯内古特说,“我们假装自己是谁,我们就是谁,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决定自己假装是谁”。在教育孩子上我们有爱还是没爱,信任还是不信任,是以功利导向还是以人为本,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就是你假装自己是谁。我们怎么定义自己,又成为谁,那部手机试出了你是谁。

对孩子而言,手机就是精神避难所,孩子通过手机逃避痛苦,逃避孤独,逃避责任,逃避成长,逃避自卑。

1、逃避痛苦。当孩子感觉到痛苦的时候,他会躲避在手机里。不快乐的孩子,一定有一对不快乐的父母,孩子出问题是从不快乐开始的。不快乐的孩子变得孤独和敏感,在爱和情感面前保持距离。

2、逃避孤独。周国平说,每个个体都是孤独的,孤独是我们的宿命,唯有爱和友谊能将之抚慰。孩子走进手机游戏,走进二维虚拟空间,无法获得爱和友谊。得不到爱和友谊的个体,在自我完善地生长过程中是无法完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完整的个体是跟别人有情感链接的,一个不完整的个体,面对生长任务,面对现实中的学习任务,他会选择通过手机逃避成长的责任,逃避学习的责任,逃避处事的责任,逃避跟群体互动的责任。如果孩子个体是不完整的,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责任感的。

3、一个缺乏责任感的孩子逃避成长,逃避学习,逃避与人互动。没有责任的孩子是无法长大的,虽然肉体的人长大了,但是精神人不会长大。没有责任就没有成长,没有成长就不会成熟。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有些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当他回避了成长,就没有办法克服自卑。

孩子沉迷手机,投射出他是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是为了“逃避痛苦”这一生物学本能需要而走进手机。这样的孩子在情感面前犹豫彷徨,与人保持距离,导致孤独,孤独感没有爱和友谊的抚慰,导致个体的自我定义和生长无法完成,无法跟别人建立联系感,导致逃避责任,缺失责任,进而逃避成长,内在人无法成熟,导致无法超越,无法发展自我。

父母的现实困境在哪呢?是什么困住了父母,让我们无法突围成功,无法引领孩子。

首先看爸妈的思维方式,经常有人这样提问题,我们看看能从这些问题中发现什么。

1、控制孩子玩手机,结果是变相地培养了孩子的饥饿感,越控制,孩子越想玩,导致最后失控。如果不控制,孩子天天玩手机,容易沉迷手机。

2、跟孩子定规则,规则能让孩子暂时放下手机,但是收不住心,学习效率不高。不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又担心没规矩不成方圆,最终也会导致沉迷手机。

3、强制孩子不玩手机,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效果立竿见影。年龄大的孩子会反抗抵制,导致亲子关系破坏,不强制,孩子又管不住自己。

4、跟孩子讲道理,说明白了,孩子也听懂了,但就是不见行动。如果不讲道理,又担心孩子什么时候能懂事呢?等他懂事了就晚了。

5、在理智层面知道,孩子玩手机是因为缺爱,没有精神供养,会心疼孩子。可是看着整天玩游戏的孩子,爱就不出来,没有爱,孩子就无法从手机世界里走出来,形成恶性循环。

6、跟孩子讲条件,只要能放下手机,学习成绩达到多少分,就给买什么东西。凡是讲条件的,就容易被要挟,最后导致如果不满足孩子要求,孩子就不学习了。不讲条件随便玩,又显得纵容孩子,没有原则。

以上这些提问方式,看出父母处于两难的困境,这是父母真实的感受,从这些话题往深处思考,我们需要找一下,到底是哪些东西限制了父母。

1、人一旦被痛苦、焦虑抓住,生理机制和思维机制决定了,人很难对其他的事情感兴趣,当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减轻痛苦,痛苦缩窄了人们的视角,没办法站在更高的维度,用更大视角看眼前的问题。这时所有的努力不是帮助孩子解决手机问题,而是为了减轻自己当前的痛苦。这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机制,比如人在快乐的时候,会拉近和目标的距离,在痛苦的时候会驱使我们排斥目标对象,痛苦会强迫人把注意力焦点专注在眼下问题,想办法逃离,让你很难集中精力思考别的事情。

2、在这种痛苦的情况下,人的思维模式是单一、重复的,简化的语言是,“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要”,譬如,我认为孩子玩物丧志,我感觉他会把自己毁掉,我想要他好好学习,从而进入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

要学会从痛苦的漩涡中抽离出来,形成更高维度的视角,一部分是我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另一部分是我还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处境。知道孩子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合理性,会把各种需求集合在一起,更好地和平相处,而不是单一的需求模式。从更高维度往下看,通过孩子玩手机这个行为,看到自己的需要,也能看到孩子的需要。在这种状态里,才有办法思考,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们观察幼儿玩积木的行为,好多孩子最后会把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积木一把推倒,享受破坏者的快感,这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多种需要,学习的需要,玩的需要,吃喝拉撒的需要。如果把学习比喻成建设者,帮助孩子更好地建设自身,把玩手机比喻成破坏者,建设者和破坏者并存,建设者在努力搭建金字塔,破坏者要把它推倒。建设者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破坏者让孩子去玩,暂时处于修整的阶段,相当于把积木推倒,再建设更好的作品,孩子就是在这种不断地建设和破坏之间,让自己越来越好,所以这两个孩子都需要。建设者和破坏者共同的领导是需求,需求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孩子身上不可能只有一种学习的需求,父母致命的策略性的失误,是希望孩子只有一个需求,那就是学习,这个支点一旦错了,手机的问题就成了问题。人有多种需求并存,当建设者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时,孩子就会去学习,当破坏者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时,孩子就会去玩,多种需求一直在竞争,在并存,保证人劳逸结合。

如果建设者和破坏者之间发生冲突,既想学习又想玩,这两种需求冲突时间越长,学习的需求力量就会被削弱,进而减弱学习需求对其他需求的压制。最佳的解决方法是减少冲突时间。如果一直压制玩手机的需求,两种冲突时间变长,建设者的需求被压制了,玩手机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整天玩手机的孩子。

这是导致孩子沉迷手机的内在机制和原因。

1、只要建设者顺利进行,内部不起冲突,孩子学习的需要一直在搞建设,孩子的学习需求就处于主导地位,跟其他需求和平共处,孩子的学习就没有问题。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遭受到批评、指责,或者因为考试成绩不好,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就会打压孩子建设者的需求,那么破坏者的需求就会占据主导地位,最后导致孩子不学习了。所以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成绩的好坏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孩子的内心有没有冲突。

2、孩子玩手机的需要如果一直被压制,会被强烈地激活,把需要变成欲望。或者父母忙于工作,丢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跟手机天天接触,把他破坏者的需求强烈地激活。

3、学习活动被阻,会削弱学习需求的力量和控制权,父母急功近利,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学习感受,引发孩子内部冲突,进而削弱学习需求的力量和控制权。

4、玩的需求等待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力量就越强大,所以孩子想玩了,想踢球了,想游泳了,赶紧去。

5、在任何孩子的思维里,学习的欲望都会跟其他欲望竞争,玩的欲望,吃饭的欲望,睡觉欲望等都存在。

6、学习的需求失去控制权,不代表它已经退出竞争了,这跟学习需求占主导的时候,玩、吃饭、睡觉的需要也同时存在一样。如果学习的需要彻底退出竞争了,孩子就不会痛苦了,他会正常地去生活,不可能只是吃了睡,睡了吃。

学习的需要虽然失去控制权,但是孩子内心里认为自己是学生,谁不想好啊,他还有学的需要,这种冲突严重消耗了学习者精力。如果长期处在冲突中,学习者会进入退行状态,孩子不与人接触,也不学习,玩游戏也没意思,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得过且过。

正是因为手机问题,让我们进入彷徨、困惑、焦虑、痛苦、无助,甚至绝望,很多家庭进入黑暗状态。

  有人说面对孩子沉迷手机问题,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想尽快摆脱手机带来的痛苦,当我们想尽快摆脱手机的影响的时候,就会着急。

最近收到一个学员发来的信息,以前也回复过她,她还发同样的信息。我说“我回复过你啊,怎么办都说过了”,她说:“知道了”。可是没过多久又问相同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过各种案例,我有意识地觉察到对于手机的问题,跟父母谈怎么办,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因为父母已经陷入深深的焦虑,人一旦被焦虑抓住,就会产生一种理念,带领着他在一条道上走。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手机,而是着急。今天从实践层面看看,怎么去解决手机问题。

有这么几类家长,第一类,自己不思考,但是坚信博瑞智理念,听话照做,相信孩子会走出来的,这类家庭的孩子走出来时间是最快的。第二类,有一定思考能力,有意识、有判断,还没让他们报课,自己先把所有的课都上了。他们知道教育孩子是家长的事,要解决问题,不是在博瑞智听一堂课就能解决的,得下功夫,得坚持学习。这类家长比较明智,有很强的思考能力,能在情景里做出准确的判断。第三类,将信将疑,有思考又想不明白,处于恐惧怀疑的状态。没能力相信,还不愿意去做,停留在着急的状态。这些家长不信任你,我最大的挫败感是没有能力让家长信任,让我产生自我否定感,后来一想,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别人是否信任,只有一半的因素取决于我。这些家庭的孩子放下手机是最慢的。

面对手机问题,在实践层面该怎么做呢?

1、要有耐心,不要着急。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问题,需要解决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着急,急则生乱,生活一团乱麻,教育孩子一团乱麻。乱则生穷,一旦生活节奏乱了,思维节奏是混乱的,生命状态是混乱的,一旦乱了,人一定会进入一种匮乏状态,让你瞬间失去爱的能力。穷则生患,当你处在山穷水尽的地步,本来需要爱和信任去解决问题,可是你没有爱和信任,一定会反过来去控制,通过强迫手段,找不到信念的支点,一定会导致更多问题衍生出来,让你更着急,形成恶性循环。

面对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不要急于去解决。着急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在见孩子前,会花两个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急,不要急于摆脱它,想摆脱的时候,它一定缠着你,把你拖进去。

2、只有一个意义的事物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孩子天天玩手机,整个社会对手机唯恐避之不及,谈手机色变,认为玩手机就是玩物丧志。整个社会给手机问题定性了一个负面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探寻手机真正意义的人通常都是错的。手机问题对我们的意义,取决于我们如何把手机问题与我们所处的生活联系起来,把它放到生活丰富多彩无限的意义中考虑它,而不是简单地定性唯一的意义。所有的意义在生活中都是联系的,一种更开放、更丰富、更生活化的意义网络,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直到找到可行的办法为止,这就是所谓的思考状态,人要进入有秩序的思考状态。停留在单一意义上,去寻找所谓的手机问题真正的意义,一般就钻死胡同了,而且停止了思考。

3、探讨人内心建设者和破坏者之间的问题,把它主体化,这是处理问题时一个思路。人和人之间能沟通,一定是建立在相同的背景知识和经验上。学习是建设者,玩是破坏者。如果把建设者和破坏者主体化之后,建设者和破坏者之所以能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人不断地作茧自缚与破茧成蝶,一方面建设,一方面破坏,让人不断完善自己,有学习的弹性,有能力,有创造性,他俩能和平共处,是因为它们之间是有沟通的。

孩子不学习了,意味着建设者处在下风,被破坏者(玩手机)掌握了控制权,但是,建设者处在下风,不代表它失去了力量,停止了活动,它只是在等待借势而为,乘势而上,它需要一个势,一个场,一个群,所以我们需要“势在必行”。

具体做法就是“造势”,通过“钟摆实验”可以发现这个原理,实验者布置了好多钟摆,随机拨动钟摆,刚开始摆动幅度、时间都不一样,听到一片嘈杂之声,经过一段时间,所有钟摆慢慢进入同一个顺位,保持同一个频率和幅度。这是交互影响的场。当孩子沉迷手机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带动孩子进入一个热情的、有爱的能量场,为建设者造势,它才有机会乘势而上,重新夺取控制权。

4、去冲突地玩。孩子玩手机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只是玩,什么都不想,其实孩子内心是有冲突的。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没有忘记自己学生的角色,不甘心放弃上学,其实两股力量在交替进行,孩子在这个过程不快乐。面对冲突的时间越长,学习需求就会被削弱,减弱他的学习需求对玩手机的压制。如果孩子在冲突中玩,玩一整天也不高兴,如果孩子能在不冲突中玩,往往很快走向正规。把玩手机的需要等同于睡觉的需要就好理解了,假如孩子现在想睡觉,与学习的需要冲突,当睡觉的需要占了上风,孩子会去睡觉,但是,边睡边想着学习的事,睡也不踏实,感觉很疲累。如果孩子放心地睡个好觉,等睡觉的需求满足了,学习的需要才会重新占上风。玩手机也是一样,去冲突的玩很重要。

5、交付信任。把信任交付给孩子,父母的信任一般是交付给孩子的行为,孩子有好行为时才会更信任他。当把信任托付给行为的时候,就托付错对象了,应该把信任托付给孩子的自我调适能力。坚信人有自愈能力,人生病是靠自愈能力恢复健康的,能够从沉迷手机中走出来,也是靠这种自我调适能力。人无论是生理还是精神的疾病,都是启动身体的自愈能力恢复的。不跟着孩子的行为走,把信任托付给人的自愈能力,孩子总有走出来的那一天。因为我们可以反问自己,如果人没有自愈能力还能活着吗?

6、陪伴。用一个生命陪伴另外一个生命,有情感地陪伴互动。这是主体跟主体之间的间性问题,如何交互影响,陪伴是最好的手段,用全部的感情陪伴、抚慰孩子的孤独,孩子的注意力焦点会慢慢从手机转移出来,他由借物传情回到良性与人互动中,从人身上得到情感和养分,人对人之间的影响力开始产生。用最炙热的情感陪孩子,等待生命自愈的过程发生。

一位大学教授的女儿,在大二时退学回到家里,躲在房间里,不出门,不与人交往。妈妈开始以为事不大,想让杨老师跟孩子聊聊,可是孩子拒绝见任何人。妈妈只好使用“陪伴”这一绝招,时时刻刻处在陪伴者的状态,整整陪了女儿一年,中间经历了几个阶段。孩子刚开始不出门,后来孩子让妈妈晚上十一点后陪她出去走走,再后来,孩子说想去见见爷爷奶奶,再后来孩子开始找出书来学习,再后来孩子返回了学校。刚开始孩子不跟家人交流,妈妈就用心做好每一餐,让这些东西替妈妈表达爱,就这样陪伴孩子,等待孩子自我疗愈。

以上这些方法就是面对孩子的手机问题,父母在实践层面需要如何去做的具体做法,只要方法做对了,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沉迷手机中走出来,因为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成人。

相关文章

  • 关于手机问题的问题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引发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和痛苦哀愁,孩子手中的手机让家长“谈虎色变”,头痛不已,有些孩子也遇到了问...

  • 关于学生带手机的问题

    关于学生的手机问题,于老师的强调了以下几点: 1.班主任要对家委会有正确的认识。家委会是家长代表组成的,但不等于能...

  • 紧缺感的制造者

    关于手机,关于学生与手机,特别是初中生与手机,是大问题,很大很难搞。 这是现今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家长可以...

  • 关于问题的问题

    最近在读高杉尚孝先生的麦肯锡系列书籍《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忽然很有共鸣,拿出三年前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分享给...

  • 关于问题的问题。

    双星互动问题中心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那么以什么样的问题为中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是否是本...

  • 关于问题的问题

    关于成长的问题,我觉得都是大问题,需要认真想想,到底是否弄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自己当下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然...

  • 关于问题的问题

    《你的灯还亮着吗》 作者简介 唐纳德·高斯是纽约州立大学托马斯·沃森工程学院的系统科学教授,美国计算机名人堂代表人...

  • 关于问题的问题

    问题和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问题是一个中性词,问题永远存在,永远解决不完。问题是它对你是不是个问题,对你有没有影响。...

  • 关于问题的问题

    一个人可以有问题,也可以没有问题。就拿读书来说,他可能存在问题,也可能不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问题,第一他知道自己存在...

  • 关于安卓折叠屏手机出现fragment重叠问题

    文 | Promise Sun 一、Bug问题描述 关于安卓折叠手机出现fragment重叠问题:运行手机:华为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手机问题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nl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