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天气,白天热,夜晚凉。
为了节省电费的我,总是晚上出门散步一段时间回家,一方面是活动筋骨,每天坐太久怕腰肌劳损。
另一方面也是借着夜晚凉风,小区,街道,城市里走走梳理我工作上,投资上,生活上的一些目标和安排。
时光如梭,人到了一定年纪自发地观察起很多事情,思考很多事情,尝试着梳理一套自己对生活的算法,没有任何缘由。
我磕磕碰碰地用了十年的时间投入在工作与自我的提高上,不敢说有多大结果,但目前自己走到任何地方,都有自信可以存活,并拥有自己的生活与乐趣以及我所珍视的独立思考。
但时不时的,我总会以回顾的方式思考,是什么推动着我,是什么让我做了那些事情,说了那些话,见了那些人,和去了那些地方。
让我走入生活,走入社会与世界的原动力是什么?
我认为是人的欲望。
因为你渴望得到爱慕之人的欣赏,所以你研究起外貌,时尚;因为你渴望获得更多金钱,所以你研究资产,投资,风险与回报;因为你喜欢大自然,所以你徒步,爬山摄影;因为你喜欢舌尖上的味道,所以你吃遍大江南北。
想法和学习,让我们在这个世界立足。从第一次睁开眼的时候,我们便获取了信息。
但只有当这些信息被编写成一种核心的信息之后,我们人才会继续,持续,深入的探索这个世界。
而这个核心信息我认为就是欲望。
而欲望,是一连串组字符串,当它们组合在一起之后可以令人感到欣喜,期待,愿意努力,投入,坚持,保持谦逊等一系列推动人生活前进的行为动作。
欲望,是当你学习了解了世界之后产生的一段编码。而这条编码,会控制着你不断进一步地探索这个世界。
我最近经常开始思考这个,因为我发现,逐渐的,我其实并不缺所谓的物质层面的东西,我有住,有吃,有穿,想买点东西可以买,太贵的我也没钱买,但努力干几年,攒一攒也买得起。
但是更想要的东西,短期并不能真正的促进我去投入研究,我顶多只是憧憬一下,并不会真的行动前进,因为核心问题出在,我没有学习到,接触到那些东西。
我自己判断自己,当下仍处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中低层徘徊,而我抬头看了一下上层的需求,确实,自己是想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02/0893e5b627f7c451.png)
我们时常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但其实又大同小异。因为如同我在上篇思考的源头里所提到的一样,人的本质是一个善于学习的生命体,在这个范畴里,我们一点点的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在理解自我这个层面,这些学家的一些书真的可以读一读,不读不会发现自己其实是缺少很多东西,渴望某些东西的。
人,有其定位,有其职责和角色属性。
什么东西是我们拥有的,我们需要花时间去确定一下。
而什么东西是我们没有,是想要的,那么我们就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获取信息,然后一点点地去体验,去拥有,甚至去将其变为一系列可促进自己付出行动的欲望。
生活也就因此改变了。
每天的散步,总能帮我梳理清楚很多复杂而宏大的问题。
但当下的我,更多精力还是分配给了赚钱,提高生活质量的事情上,并不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赚钱。
而是我知道,如果拥有更多财富与增长了相关认知,我会有更多机会体验,尝试,了解那些自己想要但未曾有过的体验。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的欲望体系告诉我,你可以扩大自己的需求,提高自己的需求层次。
但只有我知道为什么,因为想要更快乐。
欲望对人来说不只是宏大而长远的一套驱动体系,其底层也有最基础的,能够让身体感到兴奋快乐的生物性因子。
当人有了欲望,有了希望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而一旦通过努力实现欲望,又会产生更持久的快乐因子内啡肽。
因此,这套依靠欲望而促进生命力的机制决定了人类,要朝着一条不断挑战自我的道路前进。
走着走着,突然,我来到一棵树下,几个身穿工作服的女性聚在一起,看着那棵树。
我问她们在干吗,她们笑了笑,指着树让我看。
我抬头一看,哇,竟然是硕果累累的枇杷树。
我不敢相信这个小区里竟然有人有这闲情逸致,种这么大一棵枇杷树。
我急忙问,能尝尝吗?我内心的喜悦与好奇心让我按耐不住想要尝一尝,但毕竟我不会爬树,因此只能请求别人的施舍。这样的行为,在成年人的社会里是少见的,大家都是自己管好自己的生活。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旁边一个热心的大姐摊开手,主动给了我一颗,两颗,三颗,太太太多了,我不要那么多,她说,拿着,你尝。
原来大姐是这个枇杷树主人的亲戚,带了一群姐妹来玩,这周末玩好了,准备回家,大伙商量拿点他家的枇杷再走,笑称薅点羊毛。
一颗颗的枇杷仍在长大,我望着嬉笑的大姐们,美滋滋的尝着我手里的枇杷,很甜,比我在水果摊里,各种社交聚会里被闲置的枇杷要甜。
因为这种甜不一般,它是一种因为尝试索要,害怕被拒绝,却最终收获到结果的 意外之甜。
而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也是那些意外的,需要尝试,甚至需要冒一点险才能获得的人生之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