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关于权力界定不清必然导致争斗的这一议题当中举例时忘了《清平乐》这剧里本身就存在的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小皇帝赵祯和他的大娘娘太后刘娥这一对。
赵祯所处的皇帝这个位置理应是权力的产权人,可这产权在现实层面却落在了太后手中,太后的位置与这权力本身不匹配,要么更进一步,学武则天,顶了皇帝这个位置,要么只能让渡给皇帝,可恰恰就是这错位的期间,就是留给争斗的空间。
下面这一段是小皇帝赵祯对着内侍张茂则自省所说的一段独白:
《清平乐》第2集朕懂了,朕不能将大娘娘如何,大娘娘亦不能将朕如何,但是,心中的不平不忿,却可借他人,他事宣泄,举朝皆知,张耆无才无德,若论功绩,便是大娘娘落魄之时,有收容之恩,这种功绩,大娘娘多番赏赐,爵位、府宅、金帛,但是从未让他执掌要职,如今大娘娘要升张耆为枢密使,这是故意给朕看的,她在警告朕,若是朕再一意孤行下去,后果便是翻覆朝政,腥风血雨了。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他的这个揣测和验证。
赵祯的核心观点是双方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里,互相谁也不能刺倒了谁,至于什么样的客观局限约束着才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剧里没直说,也不容易考察。
赵祯所说的是这约束之下的平衡导致的行为。
局限范围内,双方实力相当,这对弈方式就变成了赵祯所说的“借他人他事”,而不是直接将军主帅。
验证就是:朝堂上张耆权力升迁的变动,赵祯自己不断用小动作试探等等。
这解释是有普适性的,可在其他事实上继续验证,看看是否能被推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