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年冬天,赵阳帮我洗羽绒服的事情。
即使毕业了很久,我仍旧偶尔会穿,还没来得及被风晾干的衣服。每每这时,我都会想起这件事儿。
故事发生在高中时的一个冬天,现在回想,已记不清是高二还是高三。
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所以凡是住校生,周一到周五是不允许出校门的。我就是那个住校生。那会儿的我们,家庭条件都不济。生活费勉强够吃饭,有时甚至连吃饭也不能保障。
即使这样,住校的我们,仍旧度过了那个回忆里,一直觉得最快乐的高中生涯。
北方的冬天,格外冷。
按照那时的惯例,我们两周去浴室洗一次澡,完全是条件所迫。
你想,原本就很紧张的生活费,哪有余钱去澡堂洗澡。不到皮肤痒痒,能省则省。即使去洗澡,也是和同学搭伴而行,一方面相互搓澡照应下,另一方面澡堂费用平摊,能节约一半费用,何乐而不为?
穿在身上的棉衣厚外套,一般两周洗一次。不是不爱干净,而是寒风刺骨的冬季,手伸到冷水里本就是挑战,好不容易洗好的衣服,瞬间结成冰块。风干需要一周之久。没有多少换洗衣服的我,尽可能带着护袖,能不洗就不洗。
现在的你肯定会问,你咋不用洗衣机呢?我想说,那会儿,条件不好,家里还没洗衣机,洗衣基本靠手。晾干基本靠风,有时雪天没太阳,晾晒在过道的衣服,时隔一周之久,风干后都会夹杂着烧柴火的烟熏味儿,久久不肯散去...
那是周五的一节自习课,我和赵阳爬在课桌上瞎聊天。身上的棉衣外套,我已经能闻到汗渍味儿,但因为雪天,衣服不好干,所以得熬过下周,才能洗。
赵阳看到我脱了袖套的衣服袖子已发黑、发亮。
她低头悄悄跟我说:“最近天气挺不好的,棉衣洗了也不好干,要不,你的棉衣我帮你拿回去洗,周日返校再带给你,我家有洗衣机,甩干后在屋子里晾下,这样你周一就可以穿了”
我能感觉到她一方面想热心帮我,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维护好我的自尊心。所以试探性的问我,是否愿意接受她的帮助。
我心里觉得,这样可以解决我洗衣烦恼,又能快速晾干棉衣。但又怕麻烦人家。于是问:“你家是用洗衣机洗的吗?”她肯定的说:“是的,我妈帮我洗衣服时,顺便帮你洗一下,不费事”
她这么说了,我心想,用洗衣机洗还是比较方便。再说我衣服也确实脏的不行了。关键是她主动开口。
于是,欣然接受她的热心。那个周末,关于洗外套的烦心事,抛到九霄云外。
周末下午,赵阳如期帮我带回了洗干净的棉衣外套。我真诚的谢了她。
周二的一堂课上,我们又低头聊起了天,后来她说漏嘴了,我才知道,我的衣服是她妈妈手洗的,拿去隔壁亲戚家甩干,再在炉子上帮我烘干的。
我问其原因,她说:不凑巧的是,这周回家,他们家洗衣机坏了。原本她说:“要么借她一件衣服给我传,要么下周再帮我洗衣服”
她妈妈说:“你这个同学家没有洗衣机,她若有多余的衣服,肯定会换其它衣服穿。你冒然让人家穿你衣服,你有没有考虑过人家的自尊心。既然你已经答应了你同学,她肯定就一直在等你周末带着洗好的衣服了,你答应人家事小,但因为你答应了,却没做到,可能会导致你同学下周棉衣都没得穿。耽误人家事大。”
她说完她妈妈的这番话时,我很感动。
那堂课,老师讲了什么我都没听进去。心想:如果那时赵阳拿着没洗的棉衣外套给我,我也会理解。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不愿带给别人困扰的人,所以她没洗,我不会怪她,只是有些失落,不过还是会感谢她主动热心答应帮我洗衣服这件事儿。
但她妈妈正好从这件事儿上告诉她一个道理:“应人事小,误人事大”。后来我发现,她真的是一个答应你,就不会让你失望,也不给人带来困扰的人。
时间一晃很多年,我们之间已经不再联系了。她可能或许已经忘记这件事儿了,但她的这个影响,让我打破了一些自己原有的固定思维。
之后,我也按照这个标准,做人做事。
现在才懂得:有些人,出现在你生命里,教会你一些东西后,就离开了;有些虽然离开了,也会一直活在你的生命里。
至今,这件小事,对我影响颇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