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有关学习的活动的意义都在于探索,而不是知识本身。
孩子们不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他们总是会认为大人(家长、教师等)告诉他们的一切都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就连我们在课本中学习的文学作品,也不过都是作家们大量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并不是什么他们的终极“作业”。
学生们需要结合他们对身边的实际生活的观察,来运用他们学到的知识,通过对自己思维的训练,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如果说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本身,那么他们除了能够发展出考出好成绩的本领之外,可能就不会再有学术及研究方面的进步了。
对学生进行探索精神的培养是非常不易的,这需要学生们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在观察中为自己积累大量能够随时调取的素材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尽管许多教学机构都开始逐渐意识到有比学习知识更加值得关注的事情了,比如学生的心理需求。但依然无法很好地将学以致用的能力教给学生,甚至有许多教师自己都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那么试想,他们面对学生,会主动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活动及他们对哪类课外读物感兴趣吗?他们会有兴趣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吗?
这些启发都是在最近看的《我们如何思维》这本书中收获的。作者也试图让我们回忆一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否都是曾经非常关注我们各个方面的、而非只看重成绩的教师。
如果教师在心灵及思想方面是懒惰的,那么教学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成了一项任务,似乎完成这个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相比之下,每一个学生能否得到思维上的拓展及训练,能否发展出 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精神,以及是否拥有把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些只是通过阅读本书得来的一些思考,并不是在指责教师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态度。
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感受,也都有着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些都是值得家长和教师积极关注的。
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鲜活的、立体的,因此在教导过程中,也需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他们,包括课业学习及完成情况以外的部分,倘若只关注他们对教材的吸收情况,那么无疑是把所有学生独有的特质都忽视了。
这些学生也许将会在某个知识领域或某个学科发展出很深的造诣,但前提是得有人了解、认可及接纳,甚至帮助他们发展这些学科兴趣,促使他们的潜能、主动性、及探索精神能够被彻底激发出来。
然而,事实是,更多的学生都得不到家长及教师的支持,而是被迫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藏起来,思想也是如此。不被大人所接受的知识、思想等,他们只能永不表现。
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在大人的眼皮底下一步步地进行,似乎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力、勇气和能力。
如果他们没有机会去完成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认为他们的兴趣是不被接纳的,也没有表现真实自我的必要,更加不会被教师及家长所关注。
我之前看过一本书,书名记不清了。只记得书中的作者在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在关注着他所感兴趣的一切,发现他喜欢研究恐龙之后,母亲就把家中装修成了热带雨林的样子,连他们每天端上餐桌的食物都会以恐龙吃的东西来命名。
试问,有几个孩子得到过这样的支持呢?家长和教师如果都只能认可自己交给孩子的那部分东西,那么这个独立个体的内心就会有些矛盾,他们不能允许自己在任何大人面前犯下大人无法接受的错,因为那样会使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不论是在思维上,还是主动性、心态上等,甚至在大脑的发育上,都离不开环境。你为孩子营造什么样的氛围,他们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动生长。如果这个环境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他们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反之亦然。
约翰·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也在强调“教科书必须用作工作和手段,而不是目的。”
孩子们需要借助在课堂上吸收的知识,所谓的观点、研究成果等,去结合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把具体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思考力,最终能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今天我们会看到身边许多人都是完全没有思考能力的,当你需要他参与思考、判断及决策时,你会发现他们的做法就只是一味地逃避、拖延,他们已经很难发展出独立性、自主性及观察力,没有这些作为思维的基础,他们又何谈思考能力呢?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教材而得出对所学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换言之,通过已知内容逐渐去探索同领域中的未知事物的意义,才是学习的目的。
而教师需要做的除了检验学生已经掌握的那部分知识,还需要了解学生是否拥有探索未知事物的渴望,以及他们是如何将已知的知识与未知事物结合起来的,也就是着重关注他们思维能力的养成。
任何人的思维都不该被他人的思维所禁锢,尽管学生们在教材中、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都一样,但他们却可以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而对同样的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不是所有学生的思想都像是设定好的程序一般,尤其是当知识需要被充分运用的时候。
所以说,教育的本质绝不是把学生们培养成背题的机器,而是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考及思维能力,以确保他们思维的独立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