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中十五第657天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6423981/d892cc3f21573d39.jpg)
朋友小丽半夜发来短信,说最近因为一些事情,特别不舒服。自己出力不讨好,还要受到对方的冷嘲热讽,无论自己如何解释,如何弥补,都无法改变对方的态度,让自己特别苦恼。
小丽的困惑有两个点,一个是“ta让我(生气)不舒服”,另一个点人,“我都做了那么多,ta怎么不像我期待的那样”。
首先,小丽经历的,简单的说,就是我做了那么多,对方仍然不理解我,这让我很苦恼。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可以说很多,
比如:我很生气,因为ta的某种做法,
ta的某种做法令我很生气,
ta这样对我,我很愤怒,
ta不理解我,我感到很委屈……
这种模式可以写出一个公式:我生气(有情绪),是因为ta做了什么事。
这是真的吗?我们的情绪真是他人掌控的吗?有人会说,可不是嘛,有人无缘无故的骂你,你说遇上这样的事,能不生气吗?
有人骂你,是你生气的理由吗?有没有一种可能,对方骂你的时候,你认为ta骂的就是你呢?对方骂你是“蠢猪”,除非你认为自己真是一头蠢猪。
或者说,自己就应该被骂?假如骂人的是个疯子,你会怎么想?假如骂你的人是决定你升迁的顶头上司,你又会怎么想。?
所以,你生气不生气,不全取决于对方,而在于自己。你生气,是你想(愿意)生气,如果你不愿意(不想)生气,任谁也伤不到你。打个比方,这就像送礼物,对方送礼物给你(骂人是件恶心的礼物),你可以选择收下ta,你当然也可以选择忽视ta,只要不收,这个礼物就不是你的,礼物的主人仍然是对方的。
小丽说这个我明白了,可我真诚的对ta,也做了解释,可对方为什么仍不放过我呢?仍然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和善待呢?
这就是第二个关键点:界限。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分清楚“界限”——“你”和“他”的界限。你可以掌控自己,但如果期待他人怎样,就“越界”了。
具体来说,你解释,你真诚相待,这是你看重这份情义付出的努力,你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担心——失去什么,但是,这是你为了你的利益愿意做的,跟他人无关;“他”具体怎么回应,你可能管不了那么多,如果渴望对方怎么表现,这是想要掌控结果,就越界了,把你的想法强加给对方了。这就像“我辛辛苦苦赚钱供你读书,你还不好好读,你对得起我吗?”这些老话,听起来言之灼灼,除了招人烦,却没有任何效果。因为你付出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因为你愿意付出。一旦你的付出有了期待,那会有无尽的失望在等着你。因为任何人都不想被他人掌控着,要求着。
好的做法是,我表达我想表达的,我尽力而为,结果怎么,尊重对方感受和ta的意愿。你生气是你愿意生气,与他人无关;同样道理,你做什么是为了自己而作,不是为了期待而作,做完了,你的责任和使命就完成,其他的事,听天由命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6423981/0229bcde209e9b9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