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76篇,22年度营第33篇,1416字,年度营51168字,总共112448字)
昨天有位友人打电话来说她儿子的情况,高三了,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就高考了。
每过两三天,就要在家睡上半天,也不请假了。
因为请假也挺麻烦的。
他说,因为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倒是歇好了,就又去了。
能听的出妈妈的焦虑和担心。
“但是,能看得出来他有决心不玩游戏了,都是睡觉,或者看小说。有时候一看小说,就会看到很晚。”
妈妈是某市优秀教师,也一直在学习家庭教育。
也能听的出来,孩子知道玩游戏对自己不好,想要主动停下它,这是孩子主动自发的力量。
多么好的孩子!妈妈也能感觉到,有些欣慰。
但是下一句就听到,妈妈说“我就是想,无论怎样,有什么困难,能不能克服,能做到什么样,起码不要逃避。”
“可是,他跟他爸爸一样,遇到困难了就逃避,换个事情做。那怎么行呢!”
她接着说,“我跟他说,他反问我,'我怎么逃避了'!”
这个孩子其实是个挺优秀的孩子,妈妈说“看来也不用指望什么了,还有俩月,也没有多少进步空间了,也就上个一本了!”
能听出来,优秀自立自强的妈妈希望儿子能考上重点。
妈妈问儿子,“你想上什么大学呀,什么专业呢?你总要有个想法吧!”
孩子回答“我怎么知道!我又没有了解过!”
其实,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看到好的一面,看到不好的一面,现状都已经是现状,是已经发生的事,不能改变。
但是,你的看法和反应,会影响下一刻,即将到来的现状。
及时不能在物质现实里看到,也能在精神现实里感受到。
另外,孩子是独立的人,他的成长无人能替代,过度被关注,被要求,都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
都说静待花开,因为每一个孩子了花期不同,也许等等他不开花,等等他还不开花,因为他注定长成参天大树!
但是现在社会,普遍焦虑。
到了高三的孩子似乎是强弩之末了,总有人懒懒散散。
我们这里,初三就开始了。
初三一开始,就有好多孩子,不想在学校上学了,因为压力太大,觉得自己毫无希望,还有被排挤孤立的感觉。
另外还有好多家长,看着孩子在学校肯定是没希望,就主动把孩子从学校带出来,找老师单独辅导。希望孩子能在最后一年里,能比在学校有更好的成绩。
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在这相似的过程里,有两个点是关键,如果能很好的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状况。
一是学习是孩子的事还是父母的事?
二是孩子目前的学习情况是怎样的?
大概被问到这两个问题的父母,会客观的回答,学习是孩子的事,目前孩子学习状况,成绩是……。
这都是事实,父母能清晰的看到。
但是做父母的却往往会,只盯着目标,不看孩子的内心。
盯着目标,总会觉得孩子还差多少多少,还需要在多少的时间里,有多少的进步,才能达成目标。
这样不被看到现实和需求,只被目标压着,孩子只能感到无尽的压力,自己的无能,还有不被爱和接纳,还有不自由。
不去看孩子的内心,他是不是一直在做着努力,或者间歇努力着,说“孩子你一直坚持不懈,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也要照顾好身体,累了就稍微歇下,再继续。不要对自己期待太高,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行了。”
或者看到孩子内心已经完全对学习和自己失去希望,这时候首先就不能再给孩子继续加压。
再者,多关心他,告诉他人生路很长,旅途中累了就可以歇一歇,想出发了,再出发。
相信孩子向上的本能。
而父母无条件接纳和关爱支持是这种本能生发的关键养分。
所以,这个男孩说的对。
他没有逃避,反倒是在努力坚持。
他没有体验,所以真的没法胡乱就定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慢慢来孩子。
慢慢来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