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曾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宽容,莫让粗暴的语言伤害了自己的学生。我们要宽容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宽容他们因为幼小而做出的种种幼稚的行为。只有宽容,才能让教育的沃土百花齐放,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充满生机和希望。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
身为老师,自己也曾是一名学生;在自己的求学生涯中,当然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和想法。记得在初中阶段,有一位姓周的女老师,身材微胖,长得眉清目秀。自己欣赏她的口若悬河,也感慨文字竟可以如此美好。在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刚讲过《社戏》,练习册最后一题说:“根据你的生活经历,结合社戏,写一段文字。”因为当时的自己并没有看过类似的东西,再加上心存侥幸,所以留了空白。然而“幸福”总是来得那样突然……
“3号,起来说一下你的答案。”听到声音,大脑一片空白,自己缓缓站起来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觉得大家都在看我,脸上火辣辣的,听不清老师说了什么,只是盯着空白的练习册,不知所措。随后,她挑到另外一位男生,那个男生写得非常好,此时自己才明白这道题中的社戏说的是什么东西。结局可想而知,就是老师一番“意味深长”的教育。当时的年纪怎么会懂得老师的用心良苦,满心的委屈,只觉得她不该如此。跟你们这个年纪一样,我也“记仇”。
这份所谓的仇恨与愤懑一直持续到周四下午的作文课,那天我们的作文题目是“我眼中的那个她(他)”。我就毫不顾忌,把自己的想法诉诸于纸上,写得酣畅淋漓。从来没有一次觉得作文如此简单。当然,一阵“复仇”的快感过后,自己满心忐忑,因为言辞过激,毫不避讳,已经点明了我眼中那个讨厌的女老师,就是她。我为自己下次的作文课深深担忧……
转眼到了新的周四,她像往常一样给我们点评作文。说上周作文“你眼中的她(他)”可以是你喜欢的,也可以是你讨厌的人;但是,班上只有一位同学的立意是反面人物。随后老师号召我们向这位同学学习,建议我们在写作文时多些思考,挑选更为新颖的立意。不记得随后说了什么,只是羞愧于自己的心胸狭隘,觉得老师的表扬愧不敢受。作文拿到手中,鲜红的评语映入眼帘“很抱歉,伤害了你的自尊心。对不起,我向你道歉,但是用妖怪,巫婆类的字眼来形容老师,是不是也不合时宜呢?”
时隔多年,自己也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才明白当时的批评教育无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逃不过“爱之深,责之切”罢了。才对当初的幼稚行为悔恨不已,也更加欣赏这位女老师当时的睿智和宽容。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容。与学生相处,无法避免矛盾与冲突,如果换一种方式,多一些宽容,或许会有更大的惊喜。
记得去年我带的八年级,有个很安分的小男生没有做作业。周日晚上例行检查,他本来的结局应该是被狠狠地教育一番,然后被告知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懒散不可取。但是我没有,当时的自己只是好奇于为什么他没有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让他放学之后找我谈心。这时,我才知道他瘦弱的肩膀上,担负着怎样的重担。我耐心给他分析利弊,告诉他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路。
第二天正常上课,对于老师来说,跟学生谈心早已是家常便饭。然而我没想到,我的一番话会在他心中留下那么深的感触……
去年教师节,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桌面上有个信封,信封中有几件小饰品还有一块粉色的手表。实话说,对于我这样的年纪,这些礼物略显稚嫩。因为我早已成年,但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欣喜。一封两页的书信告诉我他最近的状况和想法。很欣慰他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在校园中会偶尔碰到,也会投以微笑,干净明媚,宛如春日的阳光。看着他朝着目标而变得越来越好,自己也很欣慰。庆幸当时没有直接一顿批评,而是又给了他一次机会。正因为如此,自己现在虽然也会与学生置气,也会严厉批评教育。但更多时候,我会再给他们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或许,这就是宽容。
从年幼时,懵懂无知与老师置气;到今日成年,走上讲台宽恕别人。唯一不变的是宽容的力量。宽容就像是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是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是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是一支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所以,多些宽容吧。原谅老师们的无心之失,他们只是爱的过于深沉,如果不是这份爱心,他们不会,也不必如此。对孩子们多些宽容吧,他们或许顽劣,但也可能只是年幼,所以无知,一如当初的自己。对彼此多些宽容和理解,或许我们师生可以相处的更好。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