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e的碎碎念,这两天着实是打仗一样的,最近突然的订单量增加,这两天烤了历史新高的面包,全是无油无糖的各种欧包,托大家的福,我还能坐在这里给你们写字。
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点开音乐,准备给文字配乐。却找不出一首可以符合题目的音乐。放一首印度歌?还是《欢乐颂2》的《咖喱咖喱》?算了,我弃权。
日剧《深夜食堂》里,老板将隔夜的咖喱浇在热腾腾的米饭上,趁着冷咖喱被热气慢慢融化的时候吃,简简单单的隔夜咖喱就引起了店内食客的共鸣。如今的咖喱已是很大众的食物之一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咖喱”一词其实是误解的产物。什么?我吃了这么多年咖喱,你跟我说这是个误解?没错!尽管这个错误并没有影响咖喱走向国际餐桌。衍生出不同的个性。印度咖喱的味道极富侵略性,泰式咖喱首先给人视觉冲击,日本的咖喱则有水果的香甜。
咖喱的流传正是印证了一个道理——食物的历史不只是口腹之欲如何被满足,还有产物、文化、民族性格赋予的独特面貌。咖喱就像一颗种子,但他结出的果实,远超人们的想象。
Rogan josh是克什米尔地区料理的代表性作品,搭配玉米片和馕饼来吃(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咖喱赋予了印度菜一个标签
在咖喱的起源地——印度等南亚国家,当地语言中并没有一类称为“咖喱”的食物。curry一词其实是英国人的发明,Kari的含义比较含糊,可以大致理解为“多种香料混合”、“酱汁和肉、蔬菜。豆子等混合在一起煮”。因此,17世纪来到印度的英国人,便用curry描述当地的各种加入香料的食物,甚至把其他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地区的类似菜式也叫做curry。
印度咖喱的灵魂是香料。传统印度咖喱混合了洋葱、大蒜、生姜、姜黄、辣椒、芫荽籽、孜然几种必选主料,以及、芥子、小茴香、肉豆蔻、胡椒、丁香、小豆蔻几种可选配料。可以说,一百个印度主妇,就有一百种咖喱配方。
对香料味道敏感的人也许不太习惯印度咖喱,但它绝对不负咖喱发源地的美名。
另外,印度的咖喱普遍偏稀,甚至有很多是汤水。而世界上更多国家的人仍然偏爱浓稠一些的咖喱菜,所以就好像国外的中餐不太会做太辣的一样。印式咖喱(不是印度咖喱)会比较多使用酸奶,奶酪,奶油面粉糊之类的方法让咖喱变浓稠,口感也更加浓醇润滑。
泰式、马来西亚风格的咖喱,则是出了名的好看,颜色非常鲜艳,像泰国就有知名的青红咖喱,青色是因为有磨碎的香菜以及青柠。而红咖喱就如颜色一样火辣,即使烹调的时候加入椰浆、鱼露这类泰式风格的东西来中和辣味,仍然不妨碍他和海鲜的搭配,让食客们嘴唇鲜红疼痛也停不下筷子了吧。
日本咖喱,实际上就是给小孩吃的,用百梦多(昨天的公众号更新的,低脂土豆鸡胸咖喱饭,就是用百梦多原味咖喱块,小朋友都可以吃的)之类的咖喱块做过咖喱菜的人应该都知道里面会加入果泥,例如苹果、桃子之类的。整体的口味香甜适口。
北海道有名曰汤咖喱的名产,虽然看起来很像印度咖喱。很常见的日式咖喱饭就是搭配各种炸物。例如:猪排、鸡块、高热量带来的罪恶感和满足感不言而喻。
大英帝国让咖喱走向世界
Chicken tikka masala(印式咖喱鸡)就是一道看起来很像印度咖喱的英国国菜
印度咖喱跟着英国人传遍世界,咖喱粉就是英国人的一大发明。烧鸡咖喱如今是英国的国菜。所以,咖喱对于英国人是有多重要?烧鸡咖喱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炸鱼和薯条;咖喱在英国国会中有自己的委员会;几乎每座英国乡镇都有“咖喱屋”,出生于苏格兰的地狱厨神戈登·拉姆齐(Gordon Ramsey),曾到印度追寻真正的印度传统美食,他说他自小就迷恋英国街头的咖喱味道。
咖喱与英国的纠葛,从17世纪就开始了。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早期的殖民者开始接触印度当地的香料和食物。1767年,英国政府开始直接控制印度。当时定居于印度的英国人,大多是商人或士兵,都对咖喱充满了兴趣。英军上校Robert Kenny-Herbert曾写过一本《马德拉斯烹饪笔记》。他于1859年来到印度,一位老兵引领他进入咖喱的世界。这名老兵时常举办午餐派对,七八种咖喱一字排开,配上火腿、鱼子和酸辣酱,气势十足。
18世纪末,陆续离开印度的英国殖民者把咖喱也带回了伦敦。由于英国菜本身味道寡淡,咖喱又是解决吃剩的鱼和肉的最佳方法。所以咖喱逐渐受到平民阶层的欢迎。二战结束后,印度移民涌入英格兰,印式餐馆遍地开花,第一代咖喱厨师大多来自东巴基斯坦,也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1984年,一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皇冠上的宝石》,描摹了英属印度的末日光景,亦唤起了英国人对于日不落帝国的追念与怀想。咖喱乘着这股印度文化风潮流行起来。在当时的酒吧里,酒与咖喱的组合,深受英国人欢迎。如今,英国有上万家餐厅、小店和酒吧都供应咖喱,有的酒吧还设有特别的“咖喱之夜”。(《大英帝国咖喱史,作者丁小穗》)
咖喱为什么人见人爱?
咖喱的脚步不止限于以上提到的国家和地区——咖喱香肠是德国的国菜,南非地区也流行着许多风格各异的咖喱。20世纪初,最摩登的上海引领了中国人对西方口味的认同,那时有一种专门针对中国人口为的西餐,叫“英法大菜”,主要调料就是咖喱、沙司。此外,当时的上海还有一种名叫“唯加”的本地咖喱粉。如今咖喱牛肉汤配葱油拌面或者是生煎馒头,也是街头常见的组合搭配。
咖喱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从咖喱中,人们可以看到印度人对香料的信仰,大英帝国的骄傲和失落,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昂扬,看到文明的交流如何塑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
你看,咖喱,就是这样,简单而丰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