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上周混沌创新院洪兰老师的课,只好又把这本书重翻出来调用全部的系统2再读一遍。
心理学这几年已变成越来越重要的显学,可以跨界打劫很多传统学科,不仅是经济学、金融学、还有认知科学、社会学、人工智能、设计行为学等。
说实在的,也可能是老外写书的风格,这本书真是有些啰嗦。 核心思想就是提出了人类思考框架: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代指人类的非受控或曰无意识的思考模式,系统2代指受人自身控制的或曰有意识进行的思考模式。
用系统1思考或判断是非常快捷的,因此人们往往第一时间通过它在脑海中形成观点。
但有时系统1可能得不到结论或是得到错误的结论,因此人类也经常求助系统2进行更为复杂和费力的思考过程,以图补充或纠正系统1。
上述说法不等于系统1是感性的、系统2是理性的。
实际上系统2经常受到系统1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而且系统2很懒惰,经常疏于校验,从而无法纠正系统1形成的错误。
基于以上这些目前看来是“老生常谈”的观点,把心理学(感性,直觉,体验)引入经济学(理性,思维,决策), 对权重,效用,直觉和思维,风险和决策,思维框架,偏见,概率估计,叙事谬误,思维定势,前景与损失等从各个维度来举例做论述确实很费纸也耗费系统2的能量哈。
七律 重读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趁系统2还没有罢工,赶紧提取一下重要的认知:
典型性偏好:人们习惯从事物中发觉和选取典型性样本,不习惯进行汇总和统计。因此,估计一堆线段的平均长度比估计一堆线段的总长度要容易得多。
因果性解释:人们习惯于用因果关系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因此故事比统计概率更能说服我们。
随机性误解:在一个随机数序列中,8888888和8243296出现的概率是一样,但未经过统计学训练的人很难相信这一点。他们会倾向于用虚假的因果关系去解释他们认为不随机的事件。
回归现象:如果学生在日常练习中的成绩是围绕某个平均值波动的,那么一次特别突出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下降,一次特别糟糕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上升。但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这一现象就会引发错误,比如得到结论说:批评比表扬更容易使人进步。
光环效应:我们对事件的判断受到与结论无关而与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物干扰。
锚定效应:人们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会从一个初始值(锚定值)出发,在数值调整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范围后停止。(比如估算珠峰上水的沸点时,会从100度向下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因此,当你可以给出锚定值时,你就可以影响人们的评估结果。在一个实际例子里,超市以9折促销汤罐头,有一半时间摆了“每人限购12罐”的牌子,这期间买了汤罐头的人平均购买7罐;另一半时间没有这个牌子,平均每人仅购买了3罐。
框架效应: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方式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手术后3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和“手术后3个月内会有10%的病人死亡”,虽然两个表述的意思完全一致,但前者更容易引起受众的积极感受,哪怕受众都是医生(专业人士)。
启发式判断:处理自身不了解的问题时,人们倾向于找到一个简单或熟悉的问题,并用该问题的答案替代真正的答案。
可得性偏见:评估事件时,我们会给予自己有直观感受的部分更高的权重,即忽略或低估自己不了解的部分。比如,高估自己在团队工作中的贡献程度;高估经常被媒体报道的灾难或疾病的危险程度。
自信不可靠:比较可靠的专家知识来自于有规律可循的领域,并应通过长期训练积累而来,比如消防队员、护士,等等。在规律尚未被人类掌握的领域,自信的专家不会比猴子做得更好
“事前验尸”是卡尼曼教我们如何避免依赖系统1做错误决策的一招,听起来名字有点恐怖,其实它只是一种有意识的激活系统2、启动慢思考的集体决策方法,也就是让我们在对一件事情做决策时,先假设这件事情将来会失败,然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导致这件事失败的可能原因,同时按重要性和概率进行排序。这样可以未雨绸缪,预防这些因素,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卡尼曼还有一招值得学习,叫做饮水机闲谈,就是让决策者在决策之前,到比较轻松的环境,比如办公室的饮水机旁,听听大家的闲谈和批评。去面对这些批评虽然不容易,但是比起自己鼓起勇气自我批评,还是容易得多。而无论是听别人的闲言碎语,还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目的都是一个,让思考慢下来,让系统2运转起来,尽量避免系统1的直觉思维和快思考,可能给你带来的偏见和失误。
掩卷依然讶此翁,经年重读只粗通。
算来禀赋皆偏好,解得典型多不同。
饮水略知闲语后,验尸先许复盘中。
林间漫步随蛮象,前景尝教叹技穷。
七律 重读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