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林读 《诗境浅说》五
牛渚夜泊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太白旷世高怀,于此诗可见。纤云四卷,素月当空,正秋江绝妙之景。独客停桡,提笔四顾,寂寥谁可语者?心仪追慕,惟有谢公,犹登岘首而怀叔子,涉湘水而吊灵均也。四五句言余亦登高能赋,不让古贤,而九原不作,欲诉无人,何必长此流连。清晓扬帆而去,但见枫叶乱飞,江山摇落,益增忉怛耳。诵此诗如诵姜白石词,“扣舷长啸,万象皆为宾客”也 。(注: 此非姜白石词,而是张孝祥的词句“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俞老记错了,但编辑没发现,呵呵)
檀林读 《诗境浅说》五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末句之“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把诗人心中无限的惆怅和期待的无法排遣用景语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回味无穷,并略有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味道。诗人空有袁宏样的才情,却没有谢尚似的伯乐,如此便想到了归隐,但绝非诗人本意,心中的不快便寄托给纷纷落下的枫叶。秋风萧瑟,落叶纷纷,一幅极具动感的秋意图,衬托出了诗人的不得志,这便是以“景语”写“人语”的佳句。
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此篇平仄上虽合五律,却无对偶,当是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但以这种笔法作律,行云流水,纯任天然,非有李白之才情方可为之 --- 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诗题下原有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昔,又由往昔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本诗学习要旨: 1) 学习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其用语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2)学习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并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
檀林读 《诗境浅说》五
网友评论